久冉科技

业界

郭凯、黄益平等建言:中国需要1万亿至1.5万亿增量财政刺激方案!应当明确针对居民消费,以抵消美国20%-30%关税对经济

时间:2025-07-14 19:47 阅读:

  格隆汇7月14日|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兼东亚研究所所长席睿德合著题为的报告。要点如下:

  
 

  1、中国经济仍面临“持续低通胀、谨慎的私人投资以及美国关税带来的外部风险”等挑战。中国近期经济走势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中美贸易谈判进程和中国财政发力的情况。

  2、据CF40测算,若特朗普对华加征20%的关税,将对中国经济产生约1万亿人民币的冲击,相当于对中国GDP产生0.8个百分点的影响;如果不对冲击进行干预,那么中国GDP增速将由冲击前的5%左右下降至冲击后的4%至4.5%。

  3、2025年1月至5月,剔除政府债券后的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企业中长期贷款持续低于去年水平,反映出企业投资的犹豫不决。

  4、如果价格水平下降的趋势得不到解决,通缩预期就会渗透到经济的各个方面,让整个下降周期变得更长。

  5、中国应当采取更有力的逆周期政策来保持稳定增长,规模在1万亿至1.5万亿左右,且应当明确针对居民消费,以抵消美国20%-30%关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例如,可以扩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扩大更多服务行业的消费补贴,从而减少预防性储蓄和提振内需。

  6、在财政发力的同时,也要平衡政府债务风险、确保中期财政可持续性。报告认为中国应当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些优先事项可能会在中国即将出台的‘十五五’规划中得到体现。”

  7、为给消费驱动型经济创造必要的财政空间,迫切需要财税改革,包括逐步扩大个人所得税税基,简化增值税结构并取消临时免税,合理化税收优惠和部门抵扣。“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仅占GDP的1%左右,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约8%。”

  8、地方政府应当尽快调整优先事项和激励机制,未来不应再直接配置资源,而应专注于为企业和企业家创造有利环境,并加强公共服务的提供。例如,可以在绩效考核方面,将中央转移支付与地方在提供社会服务和刺激消费需求方面的成效挂钩。

  9、中国人民银行应考虑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低,这有助于强化名义经济增长强劲的预期。迄今为止,相对于通缩压力,政策宽松力度较为温和,名义利率下调并未完全抵消通胀下降的影响,导致实际利率上升,继续抑制私人信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