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业界

集采、创新双驱动,珍宝岛药业开启估值重塑通道

时间:2025-09-03 16:21 阅读:

  2025年上半年,中药行业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一方面,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持续优化,中成药品种纳入比例稳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药使用需求进一步释放;另一方面行业监管趋严,随着对质量及生产标准要求的持续提高,推动市场集中度向头部企业倾斜,利好头部企业。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以中成药制剂为核心、拥有多个独家品种的上市企业,在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用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在前述政策红利下趋势向好。

  在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中,珍宝岛药业共有14个品规产品中选,覆盖心脑血管、抗病毒、呼吸系统等核心治疗领域,均为其拳头产品,临床应用广泛、市场认可度高。中选后,珍宝岛药业产品将覆盖超300亿元市场份额。

  短期看,珍宝岛药业上半年业绩受集采政策执行延长影响承压。2024年湖北牵头开展中成药集采,当年四季度开始启动全国执行,在整体进度上有所推迟,及至今年7、8月各省的执行指标时间尚不统一。

  但在集采执行落地后,其核心产品销量有望被带动,珍宝岛药业全年营收存“政策保底”支撑。

  珍宝岛药业总裁闫久江近日与媒体的交流过程中称:“在集采政策下公司积极应对,在集采中选14个品规并通过‘千县工程’和营销策略的调整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研发方面,公司通过创新研发、合作研发、二次开发和产品并购与引进等举措,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集采政策短期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长期利好趋势不变,通过利益再分配策略,确保产品在医疗终端的广泛覆盖。”

  而中药创新药和参股公司的ADC药物研发迎来关键里程碑,或成为珍宝岛药业未来新的增长驱动力。随着创新药景气度回升,公司即将开启“业绩修复 + 估值重塑”的双向行情。

  集采执行落地中,短期承压长期向好

  自2021年起逐步推进,中成药集采目前已进入第三批集采阶段,意在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同时推动中成药行业从“价格竞争”向“质量+成本”并重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

  从第三批集采中选品种价格情况看,平均降幅显著,部分企业毛利下降三到五成。集采政策对中成药企业的盈利模式产生深刻影响,部分企业通过“价降量增”策略对冲利润压力。

  珍宝岛药业积极参与全国中成药集采,第三批中成药集采和首批扩围接续自今年4月起开始在全国陆续执行。在各省级及区域性集采项目中,珍宝岛药业部分中成药核心品种及化药品种均积极参与并陆续入围中标。

  截至2025年8月,已有28个省份发布中成药集采执行通知,预计下半年将全面铺开。随着中成药集采进入落地关键期,一场由中药行业头部企业主导的终端覆盖革命正在上演。

  集采政策的推行也对重塑企业的经营策略,珍宝岛药业7个核心品种中标后预计销量显著提升,新增消栓口服液等品种贡献收入,企业通过抢占A类席位获得100%基础量及优先分配权。

  公司管理层认为,集采政策对公司长期发展有积极影响。“虽然短期内可能面临价格和利润空间的压缩。在销售层面,通过重塑价格体系顺应政策导向,在集采前的一年多时间中,我们都非常重视,在研发方面依托于现有的中成药的核心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提高标准,有效适应集采带来的规则变化。过程中也布局全国优质合作客户,最大程度获得医疗机构与各类终端的增量需求,并通过让利给合作客户,实现产品在终端的广覆盖,不仅达到医疗机构的报量,还要争取未报量的份额。”

  行业变化将对珍宝岛药业经营产生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优势扩大以及渠道结构优化两方面。

  “依托集采中标身份和基药品种的驱动,公司血塞通系列、血栓通、双黄连系列等重点品种入院门槛降低;合规成本转化为竞争力:严监管环境下,公司全流程质控体系降低合规调整成本,以合规和专业化学术营销抢占市场份额,”珍宝岛药业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顺应加强基层中医建设和分级诊疗趋势,优化渠道结构,开展等级医疗终端的销售精细化管理;重点布局县域医共体市场;与区域龙头连锁开展战略合作,提升零售渠道销售贡献。”

  据悉,珍宝岛药业通过开展“百日会战、千县攻坚”市场营销行动,截至7月底,新开发各类终端10000余家,刷新渠道拓展及阶段性市场开发纪录。在14个品规,超百亿级集采市场重构的浪潮中,珍宝岛药业正以扎实的临床覆盖和患者口碑,为2025年业绩高增长铺就坚实通路。

  创新药景气度回升,差异化竞争重塑估值

  从长期看,集采倒逼企业加速创新药研发或二次开发。

  珍宝岛在中药创新层面动作频频。2025年7月,珍宝岛自主研发的1.1类中药新药“清降和胃颗粒”完成全国首例受试者入组,标志着其正式进入关键性临床验证阶段。

  清降和胃颗粒作为1.1类中药创新药,其Ⅱ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7月在长沙市第三医院成功实现全国首例受试者入组。该药针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寒热错杂证,具有整体调节、耐受性更优的特点,有望成为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突破。

  在中药现代化领域,国家陆续出台推动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若干利好政策。202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从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入手,围绕加大中药资源保护力度、规范珍稀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中药资源统计监测、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加强中药材流通和储备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中药制造品质、培育名优中药品种、打造知名中药品牌、强化临床价值评估、加强中药配备使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中药创新研发、完善中药标准体系、健全中药监管体系、促进更高水平开放、维护产业发展安全等方面分别作出部署,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撑。

  珍宝岛药业对此积极响应,通过“14650”中药材产业创新体系整合资源。在贵州神农谷项目中,公司已投建6个中药材种植基地、5个加工基地,围绕天麻等药食同源品种开发大健康产品,打造百亿级单品。

  从市场规模看,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以及产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中医药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行业深度调研报告,2024年中国中医药市场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5500亿-6000亿元,2030年进一步攀升至1.2万亿-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10%~14%。中医药产业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行。从中药资源保护到产业结构升级,从科技创新到市场拓展,各个环节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能。

  在生物药领域,参股公司特瑞思药业自主研发的创新型抗体偶联药物TRS005取得里程碑进展。2025年2月,该药物完成三批工艺性能确认,正式进入单臂II期关键临床研究阶段,并荣获突破性疗法认定。TRS005针对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临床试验数据显示ORR和PFS均优于同类竞品,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第三代ADC药物。

  这意味在在医药行业由政策周期向创新周期切换的窗口期,珍宝岛通过中药1.1类创新与ADC产业驱动,正在完成创新药的突破,以此构建“业绩修复+ 估值重塑”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