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业界

上市公司动态 中国神华前三季度净利降10%,东方财富前三季度净利增51%,沐曦股份科创板IPO过会

时间:2025-10-25 01:38 阅读:

  中国神华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减少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11亿元,同比下降6.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31.51亿元,同比减少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52亿元,同比下降10%。

  其中,营业收入增加主要由于煤炭销售量及平均销售价格下降导致煤炭销售收入下降;售电量及平均售电价格下降导致售电收入下降。

  东方财富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33亿元,同比增长100.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亿元,同比增长77.74%。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长5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97亿元,同比增长50.57%。

  其中,营业总收入增加主要由于证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加;融出资金利息收入同比增加使利息净收入增加;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加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

  歌尔股份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1.07亿元,同比下降2.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7亿元,同比增长10.33%。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5.57亿元,同比增长4.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1亿元,同比增长4.51%。

  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亿元,同比增长2.13%。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49.27亿元,同比增长3.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5亿元,同比下降14.66%。

  指南针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根据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02亿元,同比增长80.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205.48%。第三季度营收为4.67亿元,同比增长101.70%;净亏损2656.6万元。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发展态势良好,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为国内资本市场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企稳回升,2025年前三季度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和证券业务均呈现良好发展。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实现稳健增长,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0.77%;麦高证券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1.07%;利息净收入7083.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46%;代理买卖证券款89.94亿元,较上年度末66.24亿元增长35.78%。

  东鹏饮料公告称,第三季度营收为61.07亿元,同比增长30.36%;净利润为13.86亿元,同比增长41.91%。前三季度营收为168.44亿元,同比增长34.13%;净利润为37.61亿元,同比增长38.91%。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继续实行全渠道精耕策略,同时积极开拓全国销售渠道,带动500ml金瓶及“东鹏补水啦”等新品销量增长。2025年1-9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能量饮料,能量饮料收入占比为74.63%;电解质饮料收入占比由上年9.66%提升至本年16.91%,其他饮料合计收入占比为8.46%。

  平安银行公告称,第三季度营收为312.83亿元,同比下降9.2%;净利润为134.69亿元,同比下降2.8%。前三季度营收为1006.68亿元,同比下降9.8%;净利润为383.39亿元,同比下降3.5%。

  2025年9月末,集团负债总额52,488.34亿元,其中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5,549.5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6%。本行加强低成本存款的吸收,并敏捷调控存款和同业负债的吸收节奏,降低整体负债成本;2025年1-9月,集团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3%,较去年同期下降47个基点;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70%,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基点。

  金风科技公告称,第三季度营收为196.1亿元,同比增长25.40%;净利润为10.97亿元,同比增长170.64%。前三季度营收为481.47亿元,同比增长34.34%;净利润为25.84亿元,同比增长44.21%。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38,861.14MW,分别为:4MW以下机组605.12MW,4MW-6MW机组6,596.23MW,6MW及以上机组31,659.79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11,012.73MW,包括4MW-6MW机组1,119.80MW,6MW及以上机组9,892.93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49,873.87MW,其中海外订单量为7,161.72MW;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2,586.97MW。公司在手订单总计52,460.84MW,同比增长18.48%。

  盐湖股份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34.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88亿元,同比增长113.97%。前三季度营收为111.11亿元,同比增长6.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3亿元,同比增长43.34%。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生产销售态势稳健。其中,氯化钾产量达326.62万吨、销量286.09万吨;碳酸锂产量3.16万吨、销量3.15万吨,产销衔接高效;新建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成功投料试车。

  通威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减少-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7亿元,同比减少-32.64%;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0.91亿元,同比减少-1.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加62.69%。

  公司称,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于告期内有所回升,公司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持续改善。

  中信证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7.75亿元,同比增长55.7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40亿元,同比增长51.54%。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收入558.15亿元,同比增长32.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59亿元,同比增长37.86%。业绩变动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同比增加较多,包括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投资交易等业务收入增加。

  万华化学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42.26亿元,同比下降2.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57亿元,同比下降17.45%。前三季度公司多套新装置顺利投产,各业务板块继续深耕全球市场,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和下游应用场景,但受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行影响,公司整体毛利有所收窄,毛利率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洛阳钼业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07.13亿元,同比下降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08亿元,同比增长96.40%。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454.85亿元,同比下降5.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2.80亿元,同比增长72.61%。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升,叠加铜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增长,实现利润同比上升。

  沐曦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经上市委会议审核通过。根据披露,公司是国内高性能通用GPU产品的主要领军企业之一,致力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2.64万元、5302.12万元、7.43亿元、3.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和-2.33亿元。此次拟募集资金39.04亿元,主要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面向前沿领域及新兴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深交所显示,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板IPO事项经上市委会议审核通过。根据披露,公司专业从事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特种纤维、醋酸乙烯、碳化钙等PVA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2022至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61亿元、37.83亿元、34.86亿元和17.9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08亿元、5.59亿元、5.21亿元和2.81亿元。此次预计融资金额18.6538亿元,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剑桥科技公告称,公司已确定本次H股发行的最终价格为每股68.88港元。H股预计于2025年10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道通科技公告称,为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增强境外投融资及运营能力,持续吸引并聚集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相关工作。具体细节尚未确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并取得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备案、批准或核准。该事项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审核通过。根据披露,此次融资金额16.0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维信诺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并向深交所申请撤回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公司表示,自本次交易方案披露以来,市场环境较交易启动时已发生较大变化,为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公司充分审慎研究及与交易相关方协商后做出该决定。

  上交所显示,对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批评。根据披露,公司未在2019年至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30亿元理财产品具体情况,对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总经理、董事长王普公,时任副总经理、总经理王彬,时任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孙茏,时任财务总监、副总经理吴贵毅,时任财务部主任、财务总监徐东阳予以批评。

  上交所显示,对成都思科瑞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根据披露,公司存在虚构销售业务、提前确认收入、不当确认收入。2022年年度报告共计虚增营业收入996.0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700.54万元,分别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的4.16%和6.56%。2025年4月对上述虚假记载内容予以更正。故对成都思科瑞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张亚,时任董事、总经理马卫东,时任副总经理舒晓辉,时任财务总监涂全鑫予以公开谴责。

  上交所显示,对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根据披露,公司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经审计的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对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及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斌,时任董事、财务总监BingZhou予以公开谴责。

  深交所显示,对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处分。根据披露,2022年11月,ST创意分别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与四川中电启明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大数据硬件及软件销售业务。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ST创意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2.68亿元、1.25亿元,分别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2.22%、15.84%。对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时任董事长陆文斌,时任董事、总经理王震,时任董事兼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刘杰,本部财务负责人沈浮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

  西部矿业公告称,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4.42亿元,同比增长31.90%;实现利润总额59.64亿元,同比增长12.3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5亿元,同比增长7.80%。主要产品矿产铜、锌、铅产量分别同比增加1.32%、19.92%、21.02%。

  北方铜业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1.62亿元,同比增长24.14%;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33.57%。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9.73亿元,同比增长9.56%;净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26.07%。

  信科移动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63亿元,同比下降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

  万丰奥威公告称,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16亿元,同比增长0.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9亿元,同比增长29.38%。

  江苏金租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32亿元,同比增长21.51%;净利润8.82亿元,同比增长11.24%。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6.38亿元,同比增长17.15%;净利润24.46亿元,同比增长9.82%。

  健康元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5.79亿元,同比下降2.31%;净利润3.06亿元,同比下降8.61%。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4.78亿元,同比下降3.54%;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下降1.83%。

  华新水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0.33亿元,同比增长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4亿元,同比增长76.01%。国内水泥价格同比上涨,叠加吨成本下降,以及海外业绩持续增长,共同推动盈利上升。

  大华股份公告称,第三季度营收为77.31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44.12%。前三季度营收为229.13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为35.35亿元,同比增长38.92%。

  养元饮品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11.88%;净利润3.75亿元,同比增长88.2%。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9.05亿元,同比下降7.64%;净利润11.19亿元,同比下降8.95%;基本每股收益0.8879元。

  厦钨新能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4.77亿元,同比增长50.45%;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61.82%。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0.59亿元,同比增长29.8%;净利润5.52亿元,同比增长41.54%;基本每股收益1.1元。业绩变动的原因主要是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营收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

  北新建材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3.47亿元,同比下降6.2%;净利润6.57亿元,同比下降29.47%。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99.05亿元,同比下降2.25%;净利润25.86亿元,同比下降17.77%。

  卫星化学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3.11亿元,同比下降12.15%;净利润10.11亿元,同比下降38.21%。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47.71亿元,同比增长7.73%;净利润37.55亿元,同比增长1.69%。

  柳工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79亿元,同比增长11.52%;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降32.47%。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7.6亿元,同比增长12.71%;归母净利润14.58亿元,同比增长10.37%。

  云南铜业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88.3亿元,同比增长11.52%;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49.36%。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77.43亿元,同比增长6.73%;净利润15.51亿元,同比增长1.91%。

  云铝股份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49.93亿元,同比增长3.13%;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5.31%。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40.72亿元,同比增长12.47%;净利润43.98亿元,同比增长15.14%;基本每股收益1.268元。

  华润三九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71.76亿元,同比增长27.37%;净利润5.38亿元,同比下降4.26%。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9.86亿元,同比增长11.38%;净利润23.53亿元,同比下降20.51%;基本每股收益1.42元。

  天山铝业公告称,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23.21亿元,同比增长7.34%;净利润为33.40亿元,同比增长8.31%。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9.94亿元,同比下降0.25%,净利润为12.56亿元,同比增长24.30%。

  四川长虹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51.84亿元,同比下降2.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690.83%。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收入818.89亿元,同比增长5.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增长192.49%。业绩变动主要系告期非经常性损益较去年同期增加,即对华丰科技的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所致。

  国轩高科公告称,第三季度营收为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净利润为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前三季度营收为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净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告期比上年同期大幅上涨,除受公司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外,主要系公司早期持有的奇瑞汽车股份因其港股上市以至公允价值大幅变动影响。

  长城军工公告称,长城军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10.79%。然而,公司净利润亏损1776.7万元。

  九号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66.48亿元,同比增长56.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45.86%。主要系公司聚焦智能短交通、服务类机器人产品的创新突破与迭代升级,通过持续优化经营策略、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带动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等业务条线产品销量实现稳步增长,进而推动整体营收以及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闻泰科技公告称,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7亿元,同比下降77.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279.29%。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69亿元,同比下降44%;归属净利润15.13亿元,同比增长265.09%。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半导体业务实现收入为43.00亿元,同比增长12.20%,业务毛利率为34.56%,净利润7.24亿元。公司半导体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14%。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6%,AI服务器、AIPC等计算设备及工业相关业务收入增长显著。报告期内,受2024年年底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及供应商、客户出于谨慎性考虑的扩大化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影响,公司产品集成业务收入同比显著减少,在7月完成4家境内子公司出售后,公司在产品集成业务中不再作为主要责任人,相关收入按净额确认,收入同比进一步降低。但是,随着产品集成业务出售,产品集成业务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减少。

  广汽集团公告称,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1.06亿元,同比减少1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7.74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的净亏损43.12亿元。业绩变动主要是受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以及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导致汽车销量与盈利下滑以及上年同期如祺出行港股上市估值溢价,利润总额同比减少等综合所致。

  方正科技公告称,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2.58亿元,同比增长44.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139.04%。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3.98亿元,同比增长38.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50.81%。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PCB业务销量增加且产品结构持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