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减肥神药调查①一针不到千元,两月瘦10斤!司美格鲁肽有那么神吗
有2型糖尿病患者反馈称,医院将该降糖药开给减肥人士,甚至导致了部分糖尿病患者陷入买不到药的困局。当时司美格鲁肽涨价近一倍,仍一针难求。
小雅尝试过其他渠道,包括联系自称是生产厂家的医药代表。医药代表的是别人推荐给小雅的,她不确定身份是不是真的,但收到货以后,她特别查询了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确定了药是真的。不同渠道的药价也有差别。小雅告诉
在打针前,小雅曾到上海一家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咨询药物使用问题。令她意外的是,当她告诉医生自己没有糖尿病想要打司美格鲁肽时,医生似乎完全不意外,也没特别嘱咐这个药的副作用。小雅猜测:“可能找他们开这个药用来减肥的人太多了,医生都麻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肥胖与代谢病外科主任医师王存川在接受
“减肥药的历史很长了,但发展到现在,其实总的来说并不令人满意,或效果不好,或副作用大。”王存川认为,每个人都对自己身体的重视程度以及知识结构都不同,有人已经严重肥胖健康出现明显问题却无所谓,也有人体重正常或者只是身体超重,但却非常焦虑求医问诊不停。GLP-1类药物提供了减肥的新解决方案,但“药应该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否则就是滥用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内分泌科肥胖与减重专病门诊负责人罗樱樱向
“这个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既往所做的关于减重适应证的临床研究选择的均为超重或者肥胖的人群,而非正常体重人群。”罗樱樱介绍,考虑到我国确实存在一部分肥胖患者,虽然没有糖尿病,但是合并多种代谢异常,且患者已经进行了积极的生活方式改良,仍然难以控制体重,且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现已有充分证据证实其减重效果,在国外也已经获批应用于肥胖人群的减重治疗,因此该院内分泌科已经提前向医院相关部门及专家组提交了使用该类药物辅助肥胖患者减重的资料,在医院进行了行政备案。
目前在该院的肥胖与减重门诊,医生都会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病情评估,只有那些经医生评估后认为确实有必要应用药物辅助减重、没有药物使用的禁忌症,且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饮食控制、运动调整的患者,医生才有可能建议患者使用该类药物辅助减重,同时还会和患者进行充分的知情沟通。而对于体重正常的人群,除非患者合并有2型糖尿病,医生认为有必要使用该类药物降糖,否则不会随意给患者处方该类药物。
28岁的李心也是司美格鲁肽的使用者,半年左右瘦了约30斤。决定打针减肥的起因也是体重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最重的时候,164厘米的个子,体重达到160多斤,BMI超过28。
经过前期一系列检查,李心顺利在北京的三甲医院开出了司美格鲁肽,尽管最终减重效果明显,但过程中的副作用也让她印象深刻。首先是恶心,对食物感到厌恶,新冠感染期间她必须刻意要求自己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其次是拉肚子,“真的是拉水,最严重的是失禁了”。
在司美格鲁肽的说明书中,列出了9大类不良反应,涉及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胃肠系统等。罗樱樱介绍,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这类药物之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相对比较常见。
“这个药并不是从始至终使用同一剂量,一般医生都要定期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进行调整,这样有助于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同时,之所以要对患者进行用药前评估,也是因为这类药物的使用存在禁忌证,比如患有甲状腺髓样癌病史或者家族史的患者,以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患者都不建议使用这类药物,而这些评估和药物剂量调整都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够完成。”罗樱樱表示。
副作用之外,GLP-1类用于减肥也并非一劳永逸。王存川接诊过一位在美国留学期间使用过司美格鲁肽的女性患者,最初体重是265斤,靠药物减掉30斤,但后期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又胖回来了,且比之前更重,达到了270多斤,找王存川是希望手术减重。
王存川认为,药物是减肥的方式之一,但不管是哪种减肥方法,更重要的是长期的行为管理,而不是寄希望于打一针就瘦下来。对于一种新药,大众可能因为新奇而想去尝试,但不要觉得这是个神药,“世界上没有神药”。作为医生,更建议大家对药物进行全面了解,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罗樱樱也强调,生活方式干预才是减肥的基石,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其他什么治疗方案也不会有长久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