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动态

拓璞数控二冲港股,年复合增长近100%,为何缩编研发团队?

时间:2025-11-27 23:45 阅读:

  近日,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国泰海通、建银国际。

  招股书介绍,拓璞数控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国产五轴数控机床的研发与生产,以满足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对先进制造的需求。2019年6月和2020年6月,公司两次向上交所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2025年5月首次转战港交所,拟冲刺“港股高端工业母机第一股”。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于2024年,拓璞数控在中国航空航天五轴数控机床市场排名首位,市场份额达11.6%,在中国五轴数控机床市场的所有供货商中排名第五且在国内供货商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4.3%。

  据了解,数控机床一直被称为“工业母机”,是现代制造业的根基。其中,五轴数控机床相对于常见的三轴机床,额外增加了2个旋转坐标,能加工出精度更高,结构更复杂的一体件,是目前已商用化普及的最先进的机床设备,更是被称为高端制造领域的 “皇冠明珠”。

  因此包括航空航天领域、半导体、核电、医疗器械等所有涉及精密加工部件的产业,均离不开五轴数控机床。然而由于上世纪中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及多种因素,导致长期以来高轴数控机床始终被美国、日本、德国的企业所垄断。

  不过,随着国内厂商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攻克行业核心技术,整个数控机床行业正迎来国产化替代潮。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为6%;而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五轴数控机床国产化率已达到55.0%,并预计2029年将超过75.0%。

  同时,随着国际紧张局势加剧,许多企业由于产业供应链安全原因纷纷选择国产品牌;政策端也同步发力,在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中,提到要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其中智能立/卧式五轴加工中心以及智能数控系统被列为重点。

  不仅如此,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升级,叠加机床设备十年左右的更新周期临近。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正迎来迅速增长的上升期,并有望给国产机床制造商带来巨大增长机遇。

  根据灼识咨询,预计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的人民币1,169亿元稳步上升至2029年的1,5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3%;其中五轴数控机床市场规模将由2024年的108亿元增至2029年的27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1%,占整体市场的17.8%。

  根据招股书披露,拓璞数控过往业绩增长强劲。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6亿元、3.35亿元和5.3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7.9%,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相较上年同比增加41.25%。

  公司称其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由于公司所有产品类别均有增长,尤其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的销售表现强劲,体现在核心航空航天业务成功维持领导地位,同时把握通用行业领域的扩张机会。

  同期年内溢利自2024年转亏为盈后继续实现增长,2022年至2025上半年,公司年内溢利分别为-1.97亿元、-0.62亿元、0.07亿元和0.94亿元,2025上半年相较同比增长270%。

  其中,公司转亏为盈的关键便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收入的大幅增加。根据披露,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收入占公司产品销售总收入的九成以上。2022至2024年,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2亿元、3.25亿元、5.03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94.97%,2025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35.21%。

  同时,由于公司先进核心技术最初为满足航空航天制造的严苛要求而开发,使其在精密度、速度等方面达到先进水平,因此也可将产品技术兼容至更多通用领域。包括半导体、能源、汽车、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等,有望为公司带来多元化业务增长潜力。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拓璞数控是产学研的代表企业。根据披露,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宇晗博士1998年至2008为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2007年5月成立后继续担任上海交大的研究员,同时,王宇晗也是公司五位研发团队成员之一;另一位联合创办人兼执行董事李宇昊也曾于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担任多个工程职位,包括担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以及高级工程师。

  公司也表示,自成立以来将技术创新视为公司成长策略的基石。并建立了研发,涵盖五大核心技术支柱。

  根据介绍,拓璞数控通过自主研发,在紧凑型通用市场五轴机床的旋转轴、电主轴及数控系统等关键部件实现性能优势。通过内部化该等通常从外部供货商采购的核心组件,掌握性能优化主导权,构建了技术壁垒,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内置了便于用户操作的软件功能,并针对通用市场需求进行了定制化设计,旨在降低五轴数控机床的技术采用门坎。

  同时,公司表示将保持的下一代技术开发,包括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用于产品移动组件的3D打印晶格结构。根据灼识咨询报告,CNC行业正在朝着提供更快速、更轻量化且更精准的制造解决方案的方向发展。而拓璞数控是全球首家且唯一一家销售在所有运动部件上全面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床制造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收入规模大幅增加的同时,公司不仅降低研发开支,更是主动缩减研发团队规模。根据披露,2022年至2025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为1.08亿元、0.9亿元、0.86亿元和0.37亿元。2025上半年研发投入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8.2%,相较上年同比减少13.41%,公司解释称为根据研发项目进度而优化研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