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做空为什么会借到股票,期货交易口诀
1:做空机构是怎么借到股票的,需要花多少钱
2:做空怎么借股票??
目前只有融资,还没有开始融券
3:为什么说空头是借他人的证券又是如何操作的
我看楼主是想问做空吧
空头一般指交易中看空或者做空的力量,交易可以是各种交易,并不一定是证券,比如期货等。
在证券交易中,如果你判断某只股票将要下跌,你可以先行问券商借入股票卖出,待价格回落,你在将其买回,便可获利。一般也叫沽空。
比如中国石油,现价15块,你预测其将下跌,则可像券商借入中石油股票卖出,如果确如你所料,一段时间后跌到了11快,那时候你可将其买入并将股票还给券商。那么这中间每股的4元差价就是你的,你只需付给券商一小部分交易费即可。
不过在中国的证券市场,沽空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在中国想要赚钱只能靠做多,也就是说股票涨,你才可能赚钱,而跌你必然是亏钱的。
想要体验沽空交易,你可以去尝试期货。
4:股票做空的时候,为什么有人会借给别人做空呢,对出借股票的人有什么好处吗
以前虽然听说,股票有做多和做空,因为不理解,也没有太多感觉。 以前虽然听说,股票有做多和做
前几天看书的时候,看到了关于期权的空头和多头,忽然醒悟,什么是股票的做空。
才发现,原来以前自己炒股( 才发现,原来以前自己炒股(小玩一点),都是做多的。
刚进入的时候,大环境是做多的,所以没有经验乱买一气,也没有赔。
空头和多头,忽然醒悟,什么是股票的做空。
可是,从去年底开始走下坡路了,自己买价高,不能卖出,按兵不动,当然亏了。同事有人说要斩仓,可是,卖出去就是赤裸裸的损失呀,算了,还是拿个几年,等它再回来好了。反正熊市过后就是牛市。这就是我以前的狭隘想法。
sp;前几天看书的时候,看到了关于期权的 做多,是牛市的操作方法,做空,是熊市的操作方法,现在的环境,就可以做空。
买价很高,按兵不动,比如每股从18块进,现在到了10块,那就净亏8块。如果在他下降的时候,比如16块出,15块进,每股赚了1块。再从13块出,11块进,每股赚了2块。这样就净亏5块,损失减少了。
才发现,原来以前自己炒股(
5:股市做空反击案例
最近最有名的就是1997年的香港股灾事件
1997年10月份以及随后几次国际投机家冲击香港金融市场时,国际投机家先在货币市场上大量拆借港币,抛售港币,迫使港府急剧拉高货币市场同业拆息;货币市场同业拆息急剧上升引起股票市场下跌;同时引起衍生市场上恒生股票指数期货大幅下跌;恒指期货大幅下跌又加速了股票市场的下跌;股票下跌又使外国投资者对香港经济和港币信心锐减,纷纷抛出港股换回美元,使港币面临新一轮贬值压力……。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最终全面扩大了投机家的胜利果实。
恒生指数每跌1点,每张淡仓合约即可赚50港币,而在8月14日的前19个交易日,恒生指数就急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 10月22日到10月28日,恒生指数下跌了3343.2点,跌幅达27%。港股市值累积损失达7000亿港元。
这次危机中,香港政府决定同时在股市与期市上出手应对,主动大举做多,并限制做空。
中国总书记和总理相继发表声明:中国会不惜一切代价确保香港度过金融危机。
以汇丰为例,该股占恒生股指的权重达到30%,故成为多空必争之股。至1999年8月底,当时购入的股票经计算。账面盈利约717亿港元,增幅60.8%,恒生指数又回升至13500点。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港府入市大获成功。据称,仅索罗斯就赔了8亿美元。
如果想知道具体的详情,可以观看电影 《女人本色》 2007年上映。
6:经济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疯案分别是:南海泡沫、荷兰郁金香和密西西比狂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可以吗谢谢
“南海泡沫”发生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在那一时期,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迫切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是一种特权。在这种情形下,一家名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711年宣告成立。事件起因源于南海公司(South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它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分一杯羹。为规管这些不法公司的出现,国会在6月通过《泡沫法案》,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无归,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蚀本离场。南海泡沫事件使大众对政府诚信破产,多名托利党官员因事件下台或问罪;相反,辉格党政治家罗伯特·沃波尔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混乱,协助向股民作出赔偿,使经济恢复正常,从而在1721年取得政府实权,并被后世形容为英国历史上的首位首相,此后,辉格党取代托利党,长年主导了英国的政局。至于南海公司并没有因为泡沫而倒闭,但事实上,公司在1750年以后已中止对南美洲进行的贸易业务,它最终维持至1853年才正式结业。 荷兰郁金香1635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为全民运动,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1637年2月4日,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六个星期内,价格平均下跌了90%。郁金香事件,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经济,此事间接导致了作为当时欧洲金融中心——荷兰的衰落。 密西西比狂:1716年,正当法国经济混乱、债台高筑、财政濒临崩溃之际,从苏格兰来了一个“财神”和“金融奇才”--约翰.劳先生。法国皇室十分欣赏他以纸币辅助金属货币的计划,同意给他一些资本建立“劳氏公司”银行。这家银行发行的纸币用以支付国债,并根据特权可以随意购买和兑换,发行后价值也保持不变。这便使“劳氏纸币”被认为比经常因政府干预而贬值的金银更能保值。由于纸币要有硬通货,1717年劳先生又获取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垄断开发特权。他声称那里“遍地黄金”,以此出售密西西比公司不断增发的股票。
但是,出售股票所获得的资金并没有用来开采“遍地的黄金”,而是被皇室用来还债。
公众被密西西比公司丰厚的利润前景所诱惑,申购新股的人要昼夜排队,甚至等上几星期。公司股票的价格扶摇直上,有时几个小时就能涨20%。收购国债的钞票流入股市,股价暴涨又刺激了新股的发行。雪团越滚越大,整个法兰西沉浸在致富的狂热中,经济似乎也真的繁荣起来。
1720年初,孔蒂亲王没能以满意的价格买到新股,一怒之下把装满三辆马车的纸币拉到劳氏银行兑换硬币。更多的人开始觉得黄金可能比纸币更好,加入到兑换的行列。由于银行缺乏足够的硬币,劳氏纸币在挤兑风潮中被宣布不可兑换,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在恐慌抛售中一落千丈。无数人因此倾家荡产,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