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2.2亿砸公募牌照,指南针的野心藏不住了
净利润1.04亿元却豪掷1.09亿元收购基金牌照,指南针“梭哈式”的扩张,将野心暴露无遗。
2月18日,指南针公告称,以1.09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北京鹏康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先锋基金22.505%股权。至此,指南针持有先锋基金的股权比例达到61.7026%,正式成为先锋基金控股股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家以金融信息服务起家的公司,试图通过“金融信息+证券+基金”的牌照组合,复刻东方财富的生态神话。
但面对先锋基金27.49亿元的尾部管理规模、在管基金数量仅9只、五年未发新品的窘境,“小东财”的这手棋究竟是战略远见还是估值泡沫?
近年来,东方财富凭借“金融信息+证券+基金”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了从流量到金融巨头的跨越,其股价也水涨船高,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指南针收购先锋基金股权,是对东方财富商业化途径的“镜像”复刻。
公开资料显示,指南针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最早的证券分析和证券信息服务商之一,于2019年在创业板上市。自上市以来,指南针在保持原有金融信息服务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
在证券业务牌照上,指南针曾在2022年斥资15亿元,获得网信证券100%控股权,2023年网信证券更名为麦高证券。这一举措使指南针成为业内第二家拥有证券牌照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商。
事实上,指南针对先锋基金亦是早有布局。自2023年底以来,不足一年半的时间里,指南针已分三步完成了对先锋基金的股权收购。
具体来看,天眼查信息显示,2023年12月11日,指南针出资748.5万元受让富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的4.99%股权,首次入股先锋基金。
随后,在2024年底,指南针公告称通过司法拍卖以1.1亿元的价格竞得原属联合创业集团持有的先锋基金34.2076%的股权,以39.1976%控股成为先锋基金的第一大股东。
如今,指南针对先锋基金的股权比例达到61.7026%,正式成为先锋基金控股股东,进一步补齐了公募基金牌照,形成了“金融信息+证券+基金”的生态闭环。这一战略定位与东方财富早期的扩张路径不谋而合。
指南针在公告中强调,本次交易将有助于公司形成以原有金融信息服务为主体,证券服务和公募基金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新格局,为公司持续强化综合财富管理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实际上,近年来,受到降费潮、市场低迷、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公募基金公司竞争力减弱,股权吸引力也在下降。
以深圳钜盛华所持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拍卖为例,在经历了五次挂牌、四次流拍后,最终在今年2月由上海证券以3766.22万元的价格成功竞得,这一价格较评估价6725.4万元折价44%。
在折价、流拍的行业常态下,指南针三次交易累计耗资超2.2亿元溢价收购,与前海联合基金形成对照,远超同类标的的市场估值逻辑。
对于所花费的资金,指南针在公告中指出,全部2024年7月,证监会在批复先锋基金变更主要股东的反馈意见时,曾对指南针能提供的补充资金提出疑问,要求指南针结合自身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说明补充资金未到位的原因。
在自有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指南针仍然选择花重金收购先锋基金的股权,这无疑给未来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先锋基金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先锋基金已经超五年没有新发产品。截至2024年底,先锋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仅为27.49亿元,在管基金数量仅9只,且仅有4位基金经理,投资年限都在五年以下。
这意味着,指南针在控股先锋基金后,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来支持先锋基金业务的重启和发展。
与此同时,麦高证券的资金补充仍然迟迟没有到位。2022年,指南针披露定增方案,拟募资不超30亿元,全部投入麦高证券,充实麦高证券资本金。但公司至今也没等到这笔定增,项目依然在审核。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公募基金牌照不再稀缺。若协同不及预期,2.2亿收购款可能成为沉没成本。
面对东方财富“金融信息+券商+基金”生态闭环的典范效应,指南针的“镜像实验”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在战略布局方面,东方财富和指南针均以金融信息服务起家,接着通过收购券商牌照切入证券业务,随后进一步朝着公募基金领域延伸,构建起“证券+基金”的互联网金融服务闭环。从这个层面上看,指南针已经初步具备了东方财富发展路径的基本条件,站在相似的起跑线上。
然而,将当前的指南针与东方财富相比较,无论是市值还是业务规模,均存在显著的差距。除此之外,双方所处的时间背景、市场环境,也大为不同。
首先,在业务层面,指南针和东方财富都涉及流量变现的概念。其中,东方财富通过股吧、基金代销形成高粘性流量池。而指南针主要通过广告导流和自有软件用户转化,缺乏像东方财富那样生态化的流量入口,使其在流量变现的效率和规模上都难以与东方财富相媲美。
在技术层面,东方财富以“数据 + 社区”构建起了自己的护城河。指南针虽然强调自身的量化工具和选股能力,但尚未形成不可替代的技术壁垒,在市场竞争中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超越。
在市值方面,截至2月20日收盘,东方财富市值超过3721亿元,而指南针市值393.3亿元,不足东方财富九分之一,悬殊的市值差距直观地反映出市场对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预期与评估。
从所处的市场环境来看,东方财富崛起之时,互联网券商赛道正处于“流量红利期”,市场宛如一片有待开垦的肥沃土地,充满了无数的机会与可能。那时,获取新用户相对容易,行业竞争也尚未达到白热化程度。
然而,时过境迁,互联网券商的赛道已从昔日的“流量盛宴”转变为“精细化运营”的竞技场,市场竞争之激烈,堪比刀光剑影的红海之战。
不难预见,指南针短期内很难全盘复刻东方财富的来时路。作为被冠以“小东财”之称的指南针或还需要超越模仿,寻找新的叙事支点。
- 上一篇:生铁:供应压力增 价格窄幅震荡
- 下一篇:蜜雪冰城之后,港股还能吃下多少餐饮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