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资讯
新茶饮加速分化:蜜雪冰城赚了两个霸王茶姬 行业研判
截至目前,新茶饮行业的四家上市公司均已披露年报。
“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和去年奶茶行业唯一成功上市的茶百道,并没有先发制人,业绩双双出现下滑。
另一端,资本市场的后浪们来势汹汹。
今年上市的古茗和蜜雪冰城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稳定增长,古茗净利润将近15亿,
后起之秀霸王茶姬,选择去美股上市,根据招股书内容,霸王茶姬去年营收124亿元,净利润大幅增长213%至25.15亿元。
新茶饮行业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时期,为了打破同质化的桎梏,头部品牌都在摸索独特的一套打法,不断加深自己的竞争优势。
同时,蜜雪冰城也是去年最赚钱的茶饮公司,净利润达44.5亿元,同比增长39.8%。
蜜雪冰城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门店数量的持续扩张以及单店销售额的提升,还有加盟和相关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2.8%。
截至去年年末,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总数超过4.6万家,一年就多开了8914家,这个数字甚至是其他品牌的门店总数,但闭店率同步上升,平均每新开5.9家店就有1家关闭。
霸王茶姬成为去年营收“黑马”,收入124.05亿元,同比增长167%,净利润大幅增长213%至25.15亿元。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蜜雪冰城的人均均价在7.16元,霸王茶姬在18.29元左右,两者可以说是新茶饮行业两种路线的代表,定位不同市场,呈现出来的玩法也不同。
聚焦中端价位的古茗和茶百道,整体营收体量不如蜜雪冰城和霸王茶姬,在激烈竞争中呈现不同的表现。古茗的业绩增长较为稳定,2024年实现营收87.9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6.2%至14.93亿元;茶百道营收同比下滑13.8%至49.2亿元,净利润大跌59%至4.72亿元,去年关闭了890家加盟店,远超2023年的关店数量。
奈雪的茶成为几家上市品牌中最大的“失意者”,去年营收49.21亿元,同比下滑4.7%,净亏损达9.19亿元,与2023年的盈利2090万元形成鲜明对比,单店日均订单量锐减27%至265单,客单价从41.6元跌至27.5元。
奈雪的茶表示,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消费市场疲软、顾客消费习惯改变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门店收入承压。此外,公司在2024年关闭了部分表现不佳的门店,产生了闭店损失,并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2025年,新茶饮行业似乎迎来一个高光之年,开年IPO动作不断,,沪上阿姨通过中国证监会IPO备案,上市还在推进中,霸王茶姬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也交出不错的业绩。
资本市场看上去挺买新茶饮的帐,但从行业端来看,整体市场明显容纳不下那么多的奶茶店了。根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约为42万家,近一年新开店13万左右,但是净增长却为负数,总量将近减少了3万家。
拆解几家头部品牌的做法,可以发现一些共通的操作:
蜜雪冰城的供应链神话反复被提及,它不单纯是一家饮品公司,更像一家全流程的供应链公司,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输血。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使蜜雪冰城的核心原料如茶叶、奶浆和果酱都可以自主生产,减少了中间商溢价。如此,一杯蜜雪冰城七八块钱就可以买到,但一杯奈雪的茶要18元左右。
行业内部也在互相抄作业,蜜雪冰城的做法影响了其他的品牌,古茗、沪上阿姨、霸王茶姬都开始自建供应链,并计划将上市所募集的资本用于加强供应链能力。
古茗计划在三至五年内在门店密集省份运营具有冷藏/冷冻能力的新仓库,并投资加工工厂以提升原材料加工能力;沪上阿姨计划投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分销能力,以加强供应链的便利性和效率;霸王茶姬希望建立完善的供应链,尤其在海外市场。
新茶饮行业这波价格战已经打了挺久,甚至熬出了一个“雪王”。那么,后来者该如何居上呢?除了卷价格,还有其他选择么?
2017年才成立的霸王茶姬,比蜜雪冰城晚了20年,却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现制奶茶产品多数强调茶、奶、水果以及其他配料的混搭,强调“茶”的品牌很少。霸王茶姬以“原叶鲜奶茶”为核心,原料相对简单,其SKU仅24款,聚焦核心产品,不仅降低了门店制作难度,提高了出杯效率,在此基础上搭建出来的供应链也更加极简、集中。
招股书显示,霸王茶姬自建了2700亩茶园实现原料直采,区块链溯源系统将损耗率压至3%,库存周转周期仅5.3天,这种聚焦策略将供应链复杂度降至行业最低。
靠着几个单品,霸王茶姬就实现了后来者居上,超越了茶百道等一众行业元老,甚至净利润率优于蜜雪冰城。
2015年创立,2021年最先上市的“奈雪”如今却陷入困境。与其他品牌非常不同,奈雪的茶走高端、直营路线。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其人均均价在19.32元,定价高于同行。
年报显示,奈雪的茶直营店占比达81%,而2023年才启动的加盟转型未能形成规模效应。当前,奈雪的茶还是一家以直营模式为主的企业。
中泰证券分析指出,加盟模式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更上游,品牌方不直接参与门店运营,以茶饮的供应链业务借助规模经济获得利润,品牌方更看重规模;直营模式下,品牌方直接运营门店,更看重品牌运营和消费者体验。
大量的门店运营给奈雪的茶带来了成本压力。2024年,奈雪的茶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大幅下滑75.7%,降至2.02亿元。材料成本和员工成本占比均有所上升,材料成本占总收益的比例增至36.8%,员工成本占比增至29.2%。
同时,奈雪的茶大部分门店都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这也与其他品牌深耕下沉市场的趋势不同。
据灼识咨询预测,2022~2026 年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城市茶饮终端销售额的CAGR将分别达到16.9%、18.7%、21.9%和 26.2%,2026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占比将达到49%。
2024年的新茶饮行业呈现出鲜明的“冰火两重天”,有人欢喜,有人忧。这场分化的背后,既是供应链整合能力的较量,也是商业模式与市场定位的终极检验。
- 上一篇:唐山亨坤:年产 5 万吨磷酸铁锂已量产
- 下一篇:逆转信号市场要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