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快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影响

时间:2021-10-20 18:20 阅读:

  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是经济全球化加快,给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帮助,并对他们做一些相应的约束,但也不免为某些大国所利用,总的来说是有利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上调什么影响

  IMF的预估非常切合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实际,且其预估依据的相关内容如信贷主导、扩张性的信贷和公共投资非常科学和准确,这有中国经济发展现实为其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作证

  中国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到什么好处

  中国是IMF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诞生后我国的席位长期被当局所占据。1950年,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致电IMF,严正声明中华人民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要求恢复中国在IMF的合法席位。然而,由于国际环境的制约,中国在IMF的代表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序列下各专门机构的席位创造了条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为我国加入国际金融组织创造了有利的内部环境。1979年1月,中、美建交,加入国际金融组织的外部条件最终趋于成熟。1980年3月,IMF派团来华与我方谈判;4月17日,IMF的执行董事会通过了由中华人民代表中国的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在IMF的合法席位;9月,IMF通过决议,将中国份额从5.5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12亿特别提款权;11月,中国份额又随同IMF的普遍增资而进一步增加到18亿特别提款权。2001年2月5日,中国份额增至63.692亿特别提款权,占总份额的2.98%,升至第8位,投票权也增加至2.95%,中国也由此获得了在IMF单独选区的地位,从而有权选举自己的执行董事。2008年IMF改革之后,中国份额增至80.901亿特别提款权,所占份额仅次于美、日、德、英、法五大股东国,投票权上升到3.65%。在2010年最新一轮IMF改革之后,中国成为IMF第三大股东国,特别提款权份额将增至6.39%,投票权也将上升到6.07%,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不过,改革后拥有17.67%份额的美国依旧拥有“否决权”。
IMF与中国的合作
自我国恢复在IMF合法席位以来的30年中,我国虽然从IMF获得直接的资金支持数量有限,但IMF作为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外部国际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IMF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履行大国责任的重要途径。中国需要IMF这样一个国际性经济组织的指导和帮助,IMF也需要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支持。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关系,正如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同志所说的:“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是双向的、平等互利的合作,是富有成效的合作。”[1] 30年中,我国曾经两次从IMF获得直接的资金支持。1981年,我国向IMF借用4.5亿特别提款权(约5.5亿美元)的备用信贷安排(stand-by arrangement)和3.1亿特别提款权(约3.8亿美元)的信托基金(trust fund)以弥补当时的国际收支逆差。1986年,为响应当年1月召开的“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发展外向型经济战略和邓小平同志6月对问题讲话精神,我国再次大量吸收外资,当年向IMF借入5.98亿特别提款权(约7.3亿美元)的备用信贷安排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这两笔贷款都按时归还,这也是我国加入IMF以来,仅有的两笔贷款。 30年中,IMF成为我国吸收先进经济管理经验的重要途径和与世界各国进行政策对话的重要窗口,它让中国更加了解世界,也向世界更为客观地介绍中国。IMF历史学家鲍顿(James Boughton)在回顾中国加入IMF的意义时认为“对中国而言,加入基金组织的主要收益(除了获得加入世界银行的资格以外)[2]从广义上来说是使中国得到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认可,从狭义上讲是中国可以更好地利用IMF的信息、数据、技术支持和培训资源”。[3]对于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中国而言,IMF在为数不多的中国项目中所传递的知识理念是极为重要的,中国更好地学到了西方社会如何利用金融资源支持经济发展。IMF还先后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等重大改革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咨询建议,并协助中国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货币银行统计体系和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改进了国民帐户统计,建立了外债监测体系。IMF的技术援助还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制订与操作、修改和完善银行法规及会计与审计制度、加强金融监管以及发展金融市场工具等方面作出了贡献。IMF为我国机构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培训。每年在我国举办的培训班涉及货币政策、财税政策、银行监管、市场管理、国际收支管理和宏观经济统计等不同领域。参加培训的学员累计已达数千人次。一些早期学员已经成为我国财政、金融领域的高级官员。我国每年还向IMF在华盛顿、维也纳和新加坡的学院派出数十名人员,在宏观经济和金融的各个领域进行研讨和进修。[4]另一方面,通过IMF这个平台,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话与合作,让世界更加了解和认可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在IMF每年的年会上,中国代表都会介绍本国政策立场和发展战略,对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阐明中国的态度。1980年11月、1986年11月和1990年1月,我国先后与IMF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1997年9月还在中国特别行政区召开了IMF和世界银行的年会,这些会议多位增进中国与世界的信任起到积极作用。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经济事件中,中国也通过IMF会议表明中国立场。 30年中,我国在IMF中的角色逐步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在资金方面,中国从80年代的债务国转为债权国,1994年向IMF提供了1亿特别提款权的贷款,用于支持重债穷国的债务调整,同时还向该贷款的贴息账户捐款1200万特别提款权;1997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在IMF框架下向泰国贷款10亿美元;1999年,中国又向IMF捐助1313万特别提款权,继续支持穷国减债计划;2005年印度洋海啸后,中国也积极为IMF的“冲突后和自然灾害紧急援助贴息账户”注资为受灾国提供援助。在知识贡献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IMF和全世界展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丰富了IMF知识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也于2010年2月被任命为IMF总裁特别顾问,为IMF能更好地“应对所有成员国未来面临的挑战,并加深基金组织对亚洲和新兴市场的了解”[5]做出贡献。除此之外,2010年的IMF改革,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股东国,投票份额也提高到6.07%,这是IMF对中国在未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期待,正如IMF总裁卡恩在本轮改革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我们也深信中国明白其对全球经济所承担的责任”。

  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其实都是形式上的问题。
而中国人的思想是静止的,总是得其形而不得其神,总是在际的问题上吃亏!
比如,看到别的国家很发达,因为加入世贸的关系,中国于是也要要活的加入世贸,结果呢,世贸加入了,还不是吃了大亏。
中国古人云,战胜于朝庭。当今外国人的策略是,战胜于概念,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异矣。对于中国这群公众利益事实无人负责的国家来说,随便制造一个新的概念,就可以把他们牵着鼻子走,只要某些决定方向者得到好处,他是不会管公众利益的。也没人考虑。因为所有的矛头都是对着这个很大很大而没有脑子的动物!很容易上当,很空易被牵着鼻子走!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
这样战胜一个国家,兵不血刃。岂不是很高明的
今天制造一个概念,要你们追着跑,当你们达到后,明天再制造一个概念,再让你追着跑。
因为这个国家不懂得,概念的本质是什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性质是它既是一个联合国专营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机构,又是一个成员国国间进行交往的渠道和论坛。
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各种类型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旗帜的意义

  额,挺多了,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