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头条

17 家中概股再遭 “预摘牌”,港股科技股暴烈下跌

时间:2022-04-22 17:01 阅读:

  美国证监会再次 “出手”,中概互联再遭重挫!知乎或许该答复这样一个问题了:回港首日撞上重大利空暴跌 22%,是一种什么体验?

  4 月 22 日周五,港股低开低走,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 3%,午盘收窄跌幅。

  科技股、回港中概股遍及下跌,到午间收盘,哔哩哔哩跌超 3%,腾讯跌近 3%,阿里跌超 2%,京东跌近 1%;新能源车板块中,蔚来大跌逾 6%,小鹏轿车跌超 4%,抱负轿车跌近 3%。

  今日回港两层上市的知乎最为惨痛,直接暴跌逾 22% 破发。知乎招股价为 32.06 港元/股,较其此前设定的 51.80 港元上限价就已折让约 38%。

  隔夜,美国证券买卖委员会(SEC)发布自 3 月以来第五批进入"预摘牌名单"的在美上市公司,知乎、抱负轿车、贝壳、瑞幸咖啡、百世集团等热门中概股赫然在列。

  与此同时,SEC 还发表,第三批被纳入名单的富途控股、Nocera、爱奇艺、百度和凯信远达医药五家中概股公司已从 “预摘牌名单” 进入 “确认摘牌名单”。

  依据 SEC 此前发布的《外国公司问责法》,被列入 “确认摘牌名单” 的公司需求在(自发表第一份年报开始计算、且 2021 年作为第一年)三年内提交 SEC 需求的文件。假如 “确认摘牌名单” 中的公司没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 SEC 要求,理论上将会在发表 2023 年年报后(2024 年头)面对当即退市。

  不过,列入清单的公司是否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中美审计监管协作的发展与成果。

  依据路透社计算,到现在,“预摘牌名单” 中合计 29 家公司,“确认摘牌名单” 中合计 11 家公司。

  抱负、贝壳、知乎迅速回应

  中概退市风云再起,多家公司也紧急作出回应。

  抱负轿车称,被纳入不等同于美国退市,依据相关法规企业假如连续三年未向美国敞开审计草稿才会被限制美股买卖。

  “我们作为对出资人负职责的企业一直在活跃寻找解决计划,在依据国内外监管要求,活跃协作审计草稿相关的作业。”

  抱负轿车还表明,此外,公司已经在上一年完成香港首要上市,两地股票可以互换,美股出资人可随时转换为在香港持有,香港首要上市的上市位置不会受美股相关监管影响(和香港二次上市不同)。以上不会对公司实践事务经营有任何影响。

  贝壳找房也回应称,公司一直在活跃寻求可能的解决计划, 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股东的利益。本公司将继续确保遵守中美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保持本公司在纽约证券买卖所的上市公司位置。

  刚刚回港的知乎则称,我公司已完成在香港的两层首要上市,后续会亲近重视发展,该事情对知乎影响有限。

  虽然 SEC 再度令中概股蒙上阴云,但其实自 3 月初以来,监管层一直有传来涉及中美审计监管的活跃信号。

  就在昨日的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期间,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刚刚针对中概股相关事情发表最新评论。

  方星海表明,中概股下跌的因素有许多,中美审计监管是问题的核心。现在,中美的商洽发展十分顺畅,有决心在不久的将来,中美两边谈出一个协作协议,相关不确认性很快就会消除。

  “现在,中美审计监管问题是核心,但找到一个入情入理的组织不是简单的事。不过,美国证监会和 PCOB 的主席新换之后,中美的商洽发展十分顺畅,根本每隔一周就会视频商洽一次,进行细节落地作业。”

  4 月初,证监会也曾表态称,坚决支撑企业依据本身志愿自主挑选上市地。

  《关于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作业的规则》的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作业,清晰上市公司信息安全职责,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涉密敏感信息进入作业草稿,提高跨境监管协作的功率,表现了统筹敞开与安全的理念,将促进我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活动有序开展。

  另外,部分中概股公司和出资组织也在 3 月底参加了证监会举办的一场视频沟通,会议首要听取商场人士对中概股近期状况的意见。挨近监管部门人士表明,中美两边监管组织都充沛知悉对方关心,正在相向而行,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计划,以赶快实现有用、可继续的协作。这符合两国资本商场和全球出资者最大利益。

  关于商场遍及关心的中美审计监管协作发展,证监会方面并未透露与美国监管组织商洽的细节,但表明两边都展现了解决问题的活跃志愿和务实态度,近段时间继续进行高效、坦率和专业的商量。

  根本上来看,商场遍及认为,中概股回归是大势所趋,但短期会集回归好像并不实际。

  在最新研报中,中信证券估计对无重大信息安全隐患的企业开展跨境审计监管或是中方权宜之计,而有重大信息安全隐患的企业可能将加快回归。该情形下测算中概回归年均新增募资需求占比港股 IPO 总额 16%,流动性冲击可控,港股通和 A 股上市门槛等配套制度改革或是后续政策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