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恒隆地产上半年收入增至53亿港元 董事长称买项目需“小心为上”
“一年前,我在博鳌房地产论坛说的是‘此熊非彼熊也’。有些‘熊’你可以找机会买,有些‘熊’最好还是忍一忍。”7月28日下午,在董事长陈启宗表示,对于一些项目需要小心为上,但如果有很好的项目,绝对可以考虑买。
7月28日,交出了2022年上半年成绩单。报告期内,恒隆地产及附属公司的总收入上升7%至53.02亿港元,营业溢利微升2%至37.08亿港元。按业务类型划分,物业租赁业务的收入约为49.86亿港元,还有约3.16亿港元来自物业销售收入。
“作为大型商业地产商,恒隆地产有较好的稳健性,融资成本较低,对风险控制得当,早期进入内地低成本拿地,可以说承接了内地市场发展红利。从中期业绩表现来看,整体而言,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好于预期。”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向《证券日报》
内地租赁收入微增至33.67亿港元
“我们最主要的收入来自投资物业,而投资物业内地占了68%,香港占了32%。”据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韦柏介绍,今年上半年的租赁收入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内地物业组合的租赁收入为33.67亿港元,香港物业组合租赁收入16.19亿港元。而内地物业组合租赁收入按人民币值计微升1%,但中国香港物业组合租赁收入同比跌幅为4%。
按业态划分,恒隆地产内地物业组合中来自商场和酒店的租赁收入分别同比下降1%和34%,从绝对值来说,来自商场的租赁收入最高,为人民币22.1亿元,占内地物业组合总租赁收入的79.4%。而写字楼在几种业态中相对表现较好,收入同比增长16%,为人民币5.47元。
对于内地写字楼业务的表现,卢韦柏直言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结果”。其表示,当前写字楼处于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要做到这个增长不容易。
在商场表现方面,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以及沈阳市府恒隆广场同样因疫情影响,收入下滑2%及8%。相较之下,武汉恒隆广场租户销售额和客流量自2021年3月份开业以来稳步上扬,商场收入较去年快速增长1.8倍至人民币1.22亿元,出租率增加13个百分点,达到84%。
“港资企业精细化的持续运营特征显著,善于结合人口流量等要素打造项目,其项目地理区位普遍较优越,一般就在人流最密集的地铁附近,与中国香港的开发模式相似。”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关荣雪向《日报》
“不会受内地断供影响”
经过一整年没有物业销售入账后,今年上半年,恒隆地产将位于中国香港蓝塘道的一间大宅完成法定转让,带来3.16亿港元的销售收入,相应的边际利润率为52%。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以10.98亿港元的代价预售125个住宅单位,有关收入预期于2023年完成销售交易后入账。
此外,公司2021年宣布在内地推出高端服务式寓所品牌“恒隆府”,该项目将先后落户武汉、无锡、昆明和沈阳四地的恒隆广场物业组合。但目前来看相关进度或有所调整。
如卢韦柏所说:“武汉恒隆府本身所有的东西都做好了,但坦白来讲环境不太好,所以我们希望看久一点。明年第三季度交付,还有时间找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情况明朗一点之后再发售。”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问及内地楼市出现的断供现象是否影响到项目销售时,卢韦柏称,“我们拿的地大部分都是做商业地产的,就算有一些公寓售卖,也是做高端和在市中心的项目。”
“现在断供是因为怕收不到楼,怕发展商不会完成项目,但我们有很多项目明年就开始交付了。”卢韦柏称,“公司财政稳健,做得起”。
此外,对于恒隆地产是否会出售非核心资产的问题,恒隆地产首席财务总监赵家驹表示,恒隆会定期检视自身物业的情况,一是为了看是否能再做一些AEI,让资产拥有更好的租值;其次,也会视市况出售一些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