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抗疫最新政策文件出炉:互联网医疗担要角 这些公司或将深度受益
规范等方面做出了指示,并要求各地医疗机构、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的互联网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鼓励医联体内上级医院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培训等方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
此前国家卫健委在《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中指出,互联网医院将成为未来“互联网+医疗服务”深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期全国各地的政策均在鼓励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广州卫健委已明确建议非紧急就医选择互联网医院就诊。据统计,10月20日以来,广州地区互联网医院在线万张。此外,自本周起,上海市静安区所有互联网医院均开设互联网新冠门诊,做到有应答、有服务、可配药。
对此,国泰君安李沐华指出,互联网医疗作为非接触就医的最佳形式,迎来历史性机遇。整体规模上,据IDC统计,2021年我国医疗行业IT支出高达712亿元,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010亿元,2021至202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36%。
资料显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参与者包括医院、各方诊疗机构、科技平台公司以及医疗信息化企业等。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医疗信息化订单环比高增,单月订单回暖明显。
据整理,从订单金额来看,11月新增订单7.18亿元,环比增长46.85个pct;从订单数量来看,2022年新增订单数量为2137个,订单数量超过此前同期。
其中,医院需求强劲,单月千万级订单占比进一步突破。截至2022年11月30日,今年千万级订单规模为31.32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上升10.09%。指出,这主要系医院需求复苏、医疗新基建等因素所致,医院端千万级订单呈上升趋势,占比大幅提升。
医疗信息化行业下游的参与者众多,多家机构认为,整体市场的集中度较低,但伴随后续医疗信息化行业集中度提升,具有先发优势的公司及龙头企业将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