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推荐

西和稍峪“巧姐团”编出富裕新生活

时间:2022-08-16 23:16 阅读:

  西和县作为乞巧文化的主要发端地之一,悠久的乞巧文化孕育了当地妇女巧编善织的传统技艺。乞巧节将近,每年农历六月最后一天晚上到七月初七,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赐予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

  今天,这些心灵手巧的西和县妇女正利用她们的聪明才智和娴熟的织工,打造妇女编织品牌,“编”出了一条致富路。

  夏日的西和,万物并秀。走进稍峪镇草编扶贫车间,妇女们戴着口罩隔开而坐,巧手翻飞,经纬交织,在“沙沙”的摩擦声中,一片片不起眼的玉米皮,变成了一排排做工精细的手工车枕、柔软舒适的靠垫,以及形式多样的精美小挂件等。巧姐们拿着编织好的工艺品相互笑着评比,而何芳一边忙碌地检查草编质量,一边对手工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她们如何完善改进的方法。

  家住西和县稍峪镇的何芳,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帮助父母务农,成年后又外出务工。后来,她在家乡成家、扎了根,这下子,她的心再也不想漂泊了。因从小就受到母亲的熏染,喜欢做一些刺绣、草编等手工艺品,家里常用的草帽、枕头、背篓都是出自她和母亲的手。2016年11月,她联络了村里能织善编的妇女一起创办了草编刺绣基地,由于做工精巧,第一批生产的草编坐垫、草编工艺品被县内的电商企业一抢而空。为了扩大规模,转变运营模式,2017年何芳建起西和县草编刺绣培训基地,成立了西和县巧女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以草编、柳编等工艺品制作,人员培训、成品制作、销售为主,鼓励带动了不少周边村子的妇女加入。

  56岁的吕晓燕便是“巧姐团”中的一名,五口之家的她,经济

  西和县稍峪镇村民 吕晓燕:我家门口办了个草编厂,我就一直在这个厂子上班,因为最近两年疫情严重,不能出门打工的妇女在家没事做。这些半成品我们拿到家里,趁农活忙完后,家里的业余时间我们就做一些,厂里有订单我们把活做好,我们也有收入,每一个人平均工资都在1500左右。我挣了钱,我们村上的妇女也挣了更多的钱。我希望我们大家多来这里干活,挣到更多的钱,越过越好,自己花自己挣的钱。

  看着大家的草编事业有了起色,何芳意识到,这小小的基地不光是她个人的事业,更是一份“属于妇女自己的产业”。她有了壮大草编产业,带动更多妇女增收致富的想法。在全国妇联的资金支持下,2020年5月,原先仅能容纳20余人的基地“升级”成了近600平方米的稍峪镇草编扶贫车间。随着规模的扩大,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愈加严格。为了融入市场,她们将乞巧文化和草编产业完美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草编新路子。同时,也吸纳更多妇女投身“指尖经济”。

  西和县巧女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何芳:在各级妇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咱们扶贫车间召集妇女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优先招收贫困妇女,手把手教她们编织技能。她们掌握了编织技能后,在家可以制作,完成订单后我们按照数量计件发放工资。产品回收后,通过各种电商线上线下的营销途径,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妇女们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就业赚钱,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力量。在乞巧节来临之际,我们祝所有女性心灵手巧,心想事成、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