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你看好三只松鼠的发展前景吗为什么(三只松鼠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三只松鼠两年关店300家登上热搜,这个网红品牌的现状如何?
三只松鼠两年关店300家登上热搜,这个网红品牌的现状不容乐观,如果不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话该品牌可能就会持续的走下坡路。在很久之前三只松鼠这个品牌是很多网友都特别喜欢的,大多数的人都将其当做休闲的小零食来看待。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三只松鼠坚果的口感却非常好,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但是在这几年期间出现了很多坚果的牌子,因此三只松鼠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同样的坚果,其他品牌的价格比较便宜, 所以自然就会受到众人的喜欢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价格比较贵的坚果品牌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因为这些坚果的质量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口感也显得特别的特殊。总的来讲就是品牌多了以后,三只松鼠的市场就在逐渐的缩水着,所以慢慢的就出现了关店的现象。而且三只松鼠频繁被曝光一些有关广告的负面消息,这种负面消息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产品的销量。
从2021年开始三只松鼠的营业收入就开始走下坡路,而且这种下滑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在2021年的第四季度开始三只松鼠就直接出现了严重亏损的现象,这种亏损到了2022年的一季度则直接到达了顶峰。很多网友都表示三只松鼠的市场确实出现了大幅度缩水的现象,而且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了。
在2012年的时候三只松鼠确实是非常火的,而且当时三只松鼠的创始人直接瞄准了电商这一个商机,所以三只松鼠才会成为互联网的零食品牌。但是在这几年三只松鼠的光彩逐渐出现了失色的现象,而且整体的变化其实是一种行业方面的变化。整个市场上的竞争都变得特别的激烈,所以三只松鼠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希望三只松鼠能够走出困境。
2年蒸发270亿,三只松鼠是如何“渡劫”的?
三只松鼠在两年的时间里面一共蒸发了270亿,为了挽回一些损失,它们关闭了大概300家店铺。三只松鼠当时崛起其实就是抓住了线上互联网市场发展的时机,所以才抢占了比较优势的地位,因为疫情很多店铺里面都没有顾客,而仅仅依靠网络估计也不太行,之后的三只松鼠肯定是需要进行创新的,否则的话很可能就这样消失在大众的眼前。
三只松鼠零食大家应该都吃过吧,这些零食种类是比较多的,但价格上却不怎么便宜。不过在三只松鼠红了之后,也会有类似的品牌出现,大家在选择上也不至于那么单一。三只松鼠在两年的时间里面一共蒸发了270亿,这个数字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但是三只松鼠为了挽回一些损失,就关闭了一些店铺,两年的时间里面一共关闭了大概300家店铺。在2019年的时候,三只松鼠还在那儿宣布,一年之内要开出1000家线年的时候完成这个计划,但是因为疫情他们也被迫停止,计划的展开。
如果说想要渡劫成功的话,他们肯定是需要转型的,不能光依靠关闭门店来进行关闭,门店只能够解决一时的问题,但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想要要在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上生存的话,他们必须要迎合大众的喜好,而且也要创造出更符合大众口味的食物。三只松鼠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好好的想一想,接下来往哪个方向发展,不要一味的去依靠这种不太妥当的方式来渡劫。
只要是零食,只要是品牌,他们其实都面临着这个难题,并不是所有店铺的生意都能够一直好下去,他们也需要紧跟潮流,如果说不做出改变的话,是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上面立足的。
三只松鼠2年关店300家,休闲食品未来的前景如何?
目前国内休闲食品根本上分为六大类:坚果、果干、肉制品、糕点、海鲜制品、豆制品等,休闲食品曾经成为人们“一日三餐”外的“第四餐”。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程度的不时进步,休闲食品的开展也逐步趋向品牌化、高端化、安康化、年轻化。
近年来国内休闲食品市场需求扩展,中高端产品消费量逐步进步,国内市场上坚果炒货的巨头品牌占领行业的六成市场份额。市面上面比拟常见的品牌有: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百草味、恰恰食品、来伊份等等。普通来说,休闲食品公司分为三种运营形式:传统分销、电商运营以及连锁运营,三种运营形式也在逐步交融。受消费习气、消费文化等多方面的要素影响,质量好、营养价值高的休闲食品更能博得人们的喜欢,坚果炒货的市场份额疾速增长,与其他品类相比拟市场潜力较大。但是同世界其他国度消费状况来看,我国坚果种类的人均消费明显低于美国、日本等兴旺国度,开展前景较为宽广。
休闲食品作为日常消费品,已成为世界批发市场的重要组成局部。中国休闲食品市场在中国食品市场中占领着重要位置,人均年消费量逐年快速上升。休闲食操行业的竞争主要也是品牌的竞争,这种品牌的竞争更多的是基于产品创新,经过不时的产品创新来抢占市场份额。有很大一局部消费者对休闲食品品类的认知比拟含糊,休闲食品在我国食操行业和消费者心中还是一个年轻的,不成熟的品类,在不时标准市场和引导消费需求的同时,必然会给休闲食品企业带来许多做大品牌和市场范围的潜在商机。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企业数量众多,将来的企业竞争将愈加剧烈,谁博得消费者,将在竞争中占领占领有利位置,消费者购置行为影响要素将对行业内企业的开展产生重要作用。
三只松鼠存在哪些问题?公司目前的处境如何?
三只松鼠是一家非常有名的零食品牌,而且之前的销售量也很好的。不过三只松鼠却被接连曝出食品安全问题,而且很多产品都是由别人代工的,所以说品质的把握也出现了一些瑕疵。另外的话就是三只松鼠在之前所拍摄的广告,也被人们所扒出广告的内容有一些问题,自然而然在互联网上也引发了讨论,而且很多人都对三只松鼠做出了差评。
三只松鼠的发展
三只松鼠可以说是零食界的爆款,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精美的包装以及独特的品质,所以受到年轻人的喜欢,而且也迅速的在各个上进行传播,自然而然也就能够促进整个品牌的不断提升,而且也迅速的上市了。所以说这个公司前期的发展是非常好的,但是随着竞争力的增强以及有一些人已经发现了三只松鼠,并没有自己的工厂,所有的产品都是代工的。那么产品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损坏以及破败的情况,就严重的影响了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另外三只松鼠所拍摄的广告也有一定的内容问题,而且道歉态度也不是很明确,自然而然的就让有各种各样的人都对三只松鼠做出了差评,所以说三只松鼠的问题还是比较很严重的。
公司的处境
公司的经营是正常的,而且三只松鼠在各个股市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虽然说股价有下跌,但是总体还是平稳运行的。当然三只松鼠也并非说一无是处,只要能够及时的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推出一些优质的产品,提高自己的质检能力,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欢,而且未来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总结
人们喜欢吃一个东西,当然是希望这个东西质量好而且品质优,只要这些食品工厂能够及时的做好相关的防范,才能够让品牌更进一步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2年蒸发270亿,营收下滑、关店300家,三只松鼠“瘦身”渡劫
撰文 / 张可心
/ 杨洁
关店、缩减SKU、砍掉三个子品牌,正值壮年的三只松鼠“跑不动”了。
近日,三只松鼠公布了2021年年度以及2022年一季度财报。2021年,三只松鼠营业收入自上一年跌破百亿元后继续下滑,微降0.24%至98亿元。但公司的全年净利润提升36%,达到了4亿元,是上市以来的最高值。
然而,根据财报,三只松鼠在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亏损,期内亏损3100万元。紧接着的2022年第一季度,尽管是包含春节在内的传统销售旺季,但公司营收还是同比下滑16%至31亿元,净利润更是比上年同期腰斩,仅为1.6亿元。
因此,三只松鼠不错的利润表现并没能给二级市场带来信心。财报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内,三只松鼠股价连续下跌,合计跌幅为25.01%,两天内市值蒸发了28亿元。
业绩重压下,十岁的三只松鼠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从推进产品多元化到重新聚焦坚果产业,停止扩张线下门店,从电商品牌回归传统分销路线,瞄准下沉市场,三只松鼠原本向着“万店”目标的一路狂奔,来了一脚“急刹车”。
但“网红”三只松鼠,能“嗑”得动“五环外”用户吗?
(图/视觉中国)
三只松鼠跌成“一只松鼠”
三只松鼠堪称“惨淡”的成绩单发布后,投资者刘明所在的投资群里瞬间“炸”了。“大家心情都很不好。有吵架的,有骂人的,群没被封我都觉得不错了。”他说。
去年10月,刘明以36.7元的价格买入三只松鼠4.5万股。但到今年2月,刘明说:“当时市场上传言说公司四季度业绩可能不好,再加上公司迟迟不发年度业绩预告,我就觉得可能确实有问题。”2月底,刘明忍痛抛光了手上所有的三只松鼠股票,持有了四个多月,他合计亏损了17万元。但是他仍然觉得庆幸,“还好我跑得快。我抛的时候,公司股价差不多是33元,现在直接跌到了20元左右。”
截至4月29日收盘,三只松鼠股价报22.16元,总市值为88.86亿元,相较其两年前巅峰期的360亿元市值,已经蒸发了270亿元。
“三只松鼠跌得只剩‘一只’了。”刘明感慨地说。
三只松鼠在2019年之前曾受到了“增收不增利”的诟病,但从2020年起,它却走上了“增利不增收”的道路。2020年,三只松鼠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26.21%;但营业收入为97.9亿元,同比下降了3.72%。在2021年,它仍然未能扭转这一趋势。
三只松鼠的营收下滑,明显受到了线上红利衰减的影响。
2021年,三只松鼠的在线渠道依旧强劲,其来自第三方电商的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为66%。但报告期内,其在两大主流电商天猫系及京东系的营收分别下滑了22%和12%。
想当年,作为第一批网红零食品牌,三只松鼠曾吃尽流量红利。三只松鼠的创始人“松鼠老爹”章燎原曾在传统坚果零食品牌詹氏食品工作过10年之久,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章燎原决定自主创业。2012年,三只松鼠正式成立,而它成立后的定位就直接指向了“互联网品牌”。
三只松鼠成立4个月后在天猫正式上线。它凭借人格化的品牌策略,打造了“小酷、小贱、小美”三只富含人格魅力的松鼠动漫形象,亲昵地称呼消费者为“主人”,将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简单的产品销售关系,拓展为一种消费文化的阐述,从而获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登陆天猫的第一年,三只松鼠便拿下了“双11”零食特产类销售额的第一名。此后三只松鼠更是连续9年蝉联了该品类销量第一名的桂冠,期间曾创下半小时成交破亿元的销售奇迹,成为名副其实的零食品牌“超级网红”。
三只松鼠在电商所向披靡时,融资也拿到手软。2012-2015年,公司完成4轮融资,融资总额合计超3亿元。2019年7月,作为“电商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登陆创业板后连收10个涨停板,同年公司营收破百亿元,一时间风光无两。
当时,章燎原称,自己创业7年,每一个阶段都在围绕着线上的“流量”在拼速度和时间。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用户的线上消费热情再度被推高,三只松鼠的股价也在2020年5月19日摸高至89.5元,市值达到360亿元。
但实际上,在2018年“双11”期间,三只松鼠线上营收同比第一次持平,增长几乎停滞。2019年,三只松鼠的总营收超过了百亿元,其中来自线成。但就在这一年,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下滑,同比下降了21.43%。市场普遍认为,随着电商流量红利消逝、在线获客成本不断增加,三只松鼠的增长模式也逐渐摸到了天花板。
2020年,三只松鼠天猫旗舰店全年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了28%。于是,在2021年,三只松鼠并未公布旗舰店的销售数据,改为公布“天猫系”及“京东系”全年营收,但仍旧难掩它在两大上的销售数据下滑趋势。
在线上收入不断下降的同时,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却在逐年递增。其中,服务及推广费一直居高不下,从2018年的4亿元一路增长到2021年的13亿元,占比也从27%扩大至64%。一时之间,“三只松鼠就是在为打工”的言论在市场上流传。
章燎原将公司的突破口瞄准了线下渠道扩张以及产品的多元化。2019年天猫年货节期间,章燎原公开宣布,三只松鼠将在一年内开出1000家线年完成“线下万店”计划。
同时从2020年起,三只松鼠已接连推出小鹿蓝蓝、铁功基、养了个毛孩、喜小雀等子品牌,分别切入婴童食品、方便速食、宠物食品、定制喜礼等细分领域市场。“章总有信心公司可以再造一个百亿品牌,我们投资人自然就会有更多信心。”刘明向《 财经 天下》周刊表示。
对于净利润的增长,三只松鼠表示,公司在战略转型期以“利润产出”为导向,尤其是去年上半年,通过全渠道成本管控和供应链效率提升,带来了利润的增长。
但即使三只松鼠赚的钱变多了,营收的持续下滑也仍然让投资者们难以接受。
事实上,早在三只松鼠公布2021年财报之前,良品铺子已经提前一个月给市场敲响了警钟。3月22日,良品铺子公布2021年年报,公司于第四季度迎来上市首亏。但区别于三只松鼠的“电商基因”,良品铺子是起家于实体线下零售。“线下商业因为疫情的原因,亏损是情有可原的。三只松鼠主打线上渠道,还能亏成这样,是我没有想到的。”刘明说。
同时,三只松鼠对外表示,砍掉了除小鹿蓝蓝之外的三个子品牌。三只松鼠虽然已经从电商渠道开始向全渠道转型,但仍然“困于电商”。
一位业内人士对《 财经 天下》周刊表示,休闲零食行业在2019年迎来发展巅峰,除了三只松鼠外,良品铺子、甘源食品、华文食品等企业相继上市。不过,从那时起,行业就开始显露衰退趋势。尽管在2020年上半年,市场上出现阶段性的“报复性消费”,但加入该领域的玩家也越来越多,包括传统零售品牌巨头如洽洽瓜子、桃李面包都纷纷入局,以及业内存在大量的工厂自有品牌等。“每一个细分品类上几乎都有数以千计的商家在竞争,行业同质化严重。未来3-5年内整个行业如果无法做到产品创新、升级以及迭代,整个行业很可能持续衰退。”
万店扩张,戛然而止
原本在线下发力狂奔的三只松鼠,开始关店了。2021年全年,三只松鼠“投食店”及松鼠联盟店闭店总数分别为43家和288家,SKU缩减至200个左右。
三只松鼠的线下渠道中,投食店为直营模式,店面主要选址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平均店铺面积200平方米,店铺形象融合三只松鼠IP设计,主打品牌体验。松鼠联盟小店则为线月正式对外发布,平均店铺面积只有50-80平方米。
截至2021年末,三只松鼠共拥有投食店140家,实现总营收8亿元,平均每家店年营收在570万元左右;松鼠联盟小店合计925家,三只松鼠未披露门店总营收数额,但《 财经 天下》周刊注意到,三只松鼠2019-2021年收入排名前十的门店皆为直营门店。同时,也有不少线下的加盟商们对外“诉苦”。
“线下开店不同于线上,肯定需要更多的品类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消费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公司通过产品线延伸提升客单价。”前述业内人士分析称。
三只松鼠也相应地进行了品类的扩张。“公司的SKU从2017年的200个左右一路增长,最高时总计达到近800个。”一位三只松鼠员工向《 财经 天下》周刊透露。
但是,据某线下门店加盟商透露,“三只松鼠没能对线下多品类SKU辅以精细的运营和管理,最终导致线下门店经营压力大,尤其是加盟商。”
“加盟门店里的产品价格普遍比直营高,除非有大客户或企业团购类业务,否则它们很难生存。”前述三只松鼠员工认为。
(图/视觉中国)
一位加盟商吐槽说,他在加盟三只松鼠一年后不得不选择了闭店。“除去疫情的影响,线上、线下产品价格体系不健全,对加盟商而言打击非常大。”
据其表示,因为三只松鼠起家于线个进店的年轻消费者中,起码有一半的人会选择打开线上进行比价。”此外,由于电商上经常有一些“满减券”“百亿补贴”之类的营销活动,“可能算下来有些并不比门店便宜,但消费者依然会被吸引。甚至有些单品在电商上满减后,卖得比我们的进货价还要便宜。”盈利困难,再加上高昂的门店租金和人工管理成本,最终该加盟商只能亏损关店。
同时,过度扩张的产品品类,也削弱了三只松鼠原本作为“坚果第一品牌”的属性。坚果对三只松鼠来说有多重要?过去,很多消费者一提到坚果品牌,就会想到三只松鼠。而多年来,坚果一直是三只松鼠毛利率和营收占比最高的大品类,其最高时甚至给其贡献了年度总营收的70%。
但在2021年,三只松鼠的坚果品类营收仅同比微涨了4.3%,为50亿元左右。相较疫情前的2019年而言,减少了4亿元。报告期内,三只松鼠主要扩展的产品品类如烘焙、肉制品、果干的营收分别较2019年下滑了0.2%、15%和29%。
“现在谁还会认为‘坚果=三只松鼠’?”当被问及对三只松鼠的品牌印象时,一位消费者反问。
三只松鼠也意识到品牌力下滑的危机,以及过去线下门店粗放型扩张的问题。
2021年,三只松鼠表示,要回归建立三只松鼠“以坚果为核心”的消费者心智认知,仅下半年就为此投入了超亿元的品牌广告费用,甚至影响了公司的短期利润表现。同时,其宣布全面暂停门店扩张,并且大力度关停不符合长期定位、业绩不佳的门店,聚焦优质门店的高质量发展。
这也意味着,章燎原原本的充满雄心壮志的“万店”目标,戛然而止。
网红松鼠,嗑得动五环外吗?
“网红”三只松鼠,开始回归传统销售渠道了。
“未来,公司将加速线下分销市场布局,快速推动全国县级市以上和中下线市场覆盖,推进KA渠道、传统渠道、特通渠道、流通批市的经销商组合开发。”章燎原在2021年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
2021年10月,三只松鼠罕见地在天津秋糖会上亮相,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新分销战略,全力进军线下主流渠道。秋糖会上,章燎原提出了分销要做到“3年50亿、5年100亿”的目标。有业内人士透露,据说,当时曾有分销商私下找到章燎原说:“从来没见过一家公司做到了百亿元规模,但线下分销还没有开始做。”
三只松鼠看起来是下了决心。之后两个月时间内,三只松鼠定向开发了33款分销专供产品,与近300家经销商伙伴建立了合作,并入驻了永辉、沃尔玛、大润发等知名连锁商超,覆盖了全国近300个地级市。
根据三只松鼠2021年财报,在报告期内,包括零售通、美团优选等分销,以及线下团购业务在内的新分销业务,整体实现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38%。并且,新分销业务毛利率达到24.4%,比2020年度公司的线个百分点。
在零食品牌中,良品铺子主打高端化布局,但原本瞄准线上年轻消费群体的三只松鼠,开始通过传统分销渠道,想要转身打造自己“国民零食”的定位了。
然而,三只松鼠真能成功打入“五环外”吗?
想要做打造“国民品牌”,性价比是少不了。然而,三只松鼠在近年来却已经“偷偷涨价”了。不少消费者向《 财经 天下》周刊表示,已经“吃不起三只松鼠了”,而社交上关于“三只松鼠涨价”讨论也不在少数。
面对外界对“涨价”的讨论,过去靠代工起家的三只松鼠,依旧没有选择自建工厂,而是表示,要通过建立“联盟工厂”的模式进一步降低成本,即投资工厂的一条或多条生产线,切入上游供应链。“这样三只松鼠既不用盖厂房,又能生产自己的东西,工厂则主要收取加工费和管理费的模式。”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联盟工厂依旧属于轻资产模式,而国内坚果市场高度依赖进口,“成本很难进一步压缩。”
在朱丹蓬看来,未来切入“下沉市场”的三只松鼠,即便真的想打价格战,相比于竞争对手而言基本没有多少优势。
成立于2001年的洽洽食品,以洽洽瓜子品牌闻名,已经深耕了线下经销商及KA卖场等渠道20多年。在2015年,洽洽食品推出山核桃和焦糖味两种新口味瓜子,并在2017年推出黄袋的“每日坚果”,正式入局坚果市场。之后,洽洽的“每日坚果”持续迭代升级,发展出了小蓝袋的“益生菌每日坚果”,以及每日坚果燕麦片等。
近五年来,洽洽食品坚果品类都保持了持续增长。在三只松鼠坚果品类收入难获新的突破时,洽洽食品的坚果品类营收在2021年录得44%的增长,营收规模达到14亿元。
同样入局坚果市场的品牌,还包括盐津铺子、好想你、来伊份、良品铺子等,但它们都已同样深耕线下多年。
并且,在广大的“五环外”市场,章燎原自己也公开承认过,在线亿元市场规模中,散装坚果目前占了一半。
“所以,三只松鼠要如何与广大散货市场拼价格?”一位在四线城市经营了多年线下卖场的业内人士告诉《 财经 天下》周刊,相比一线城市,“五环外”的消费者们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说白了,大家的产品都是进口的,东西都差不多,价格自然是消费选择时的第一标尺。”
2022年,三只松鼠已迈过其发展的第一个十年。章燎原亲切地称,三只松鼠已到“壮年”。但如今,三只松鼠也到了不得不拥抱变化的时候。
三只松鼠的战略转型,几乎是将原来“网红电商品牌”路线推倒重来。公司表示,“阶段性业绩承压是‘转折型’战略的阵痛”。但是,经历过痛楚后,三只松鼠是否能迈过“坎儿”,真正走向长期高质量发展之路,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 上一篇:南海是哪里,是哪个省
- 下一篇:女生金融学真实感受怎么样(女生金融学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