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股票跌多少会崩盘(股票跌到多少会破产)
股票跌到多少会退市
股票连续下跌至20个交易日股票面值低于1元,或者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3亿元就会退市,股票退市新规:
明确财务造假判定指标。
退市整理期减少至15个交易日。
连续20个交易日股票面值低于1元;连续2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3亿元。
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半数董事长对年报、半年报不保真。
净利润亏损并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将被ST,连续两年直接退市,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环节。
整理期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交易类退市不设整理期,一年触及财务类指标即ST,深交所设“风险警示板”单日买入不得超过50万股。
拓展资料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并有复杂的退市的程序。交易所对上市公司退市一般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截至2018年9月,沪深两市共105家公司退市,其中56家为强制退市。
退市可分为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
主动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据股东会和董事会决议主动向监管部门申请注销《许可证》,一般有如下原因: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决定不再延续;股东会决定解散;因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破产;根据市场需要调整结构、布局。
被动性退市是指公司被监管部门强行吊销《许可证》,一般因为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风险等原因。
境外证券交易所对作出上市公司退市的决定一般都比较谨慎,并规定了非常复杂的程序。
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802 02规定了以下程序:
交易所在发现上市公司低于上市标准之后,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公司;
公司接到通知之后,在45日内向交易所作出答复,在答复中提出整改计划,计划中应说明公司至迟在18个月内重新达到上市标准
交易所在接到公司整改计划后45日内,通知公司是否接受其整改计划;
公司在接到交易所批准其整改计划后45日内,发布公司已经低于上市标准的信息
在计划开始后的18个月内,交易所每3个月对公司的情况进行审核,其间如公司不执行计划,交易所将根据情况是否严重,作出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18个月结束后,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标准,交易所将通知公司其股票终止上市,并通知公司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如听证会维持交易所关于终止股票上市的决定,交易所将向SEC提出申请;
SEC批准后,公司股票正式终止交易。由上述情况可见,交易所决定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最长要经过22个月的时间。
跌停是不是就破产了
跌停并不代表破产。以国内A股主板市场为例,设有涨跌幅10%的限制,股价下跌达到10%则被称为跌停,跌停只是股价下滑到了下限值,并不代表破产。
上市公司出现亏损,或者盈利减少不及预期,都有可能出现股价跌停的情况。
拓展资料:
一般来说,证券交易所规定一个A股市场的股票一天的涨跌幅度为±10%,规定S或者ST打头的股票一天涨跌幅限度为±5%,如果这个股票交易日当天涨了,并且涨到最高的限度也就是10%,这个就是涨停板,如果跌了,跌到最大的限度就是-10%,这就是跌停板。S或者ST打头的股票如果涨到+5%的时候就不涨了,这也是涨停板,跌5%的时候就是跌停板。
股票上市首日,全日投资者的有效申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的144%且不得低于发行价的64%,超过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的申报为无效申报。
美证券监管部门高管与股票交易所官员即将提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交易所的断路系统,以便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暂停或暂缓股票交易。
目前各股票交易所针对个股的断路政策并不一致,批评者认为这种不一致也助长了市场的振荡。因为如果一只股票在一家交易所暂停交易,但在另一家交易所继续交易,这将加剧市场的波动。
如果一个公司传出来破产的消息,这时股票跌停非常的正常,但是股票跌停并不代表一个公司会破产,因为一个企业破产需要有严格的程序。再有就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是需要公开的,如果出现问题会有风险提示,不符合条件会被退市,这时股票也会跌停。
其实,在股票正常的交易中,也经常出现跌停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的。一般用户在投资股票时要具备相关的知识,知道一些投资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在买卖股票的过程中赚到钱。
投资者在买入一只股票时要对上市公司有所了解,同时知道它最近一段时间的走势,然后决定是否买入。买入股票后要注意股价的变化,最好设置止盈价和止损价,这样在股票上涨后及时卖出获利。
股票跌到什么时候会跌破产?
股价下行将影响公司的融资金额和市场形象,间接的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股价下跌不一定是企业经营出现了问题,因为股市下跌除了公司的因素外还有市场因素。同时公司倒闭那么公司的股价一定下跌。
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有一定的关系:公司经营业绩好,股票价格就上升或者止跌回升。
上市公司业绩可以作为股民买卖股票参考的因素,但不是绝对的(股票在高位,你这时进场,恰好遇到股票正在回档、或者下调;你就可能面临高位套牢的风险)。
正因为业绩好,股民看好的人就占多数,参与的股民就相对会多一些(包括机构、以及超大资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这是一个朦胧概念----没有不涨的股票,只有介入时机是否正确。股民(散户)和大机构资金永远处于对立的统一体:你买入,它(股票)就跌;你卖出,它就涨。或者你赚小钱,他赚大钱----只有这样,政府开办股票市场才有决定性的意义。
业绩不好的股票,如果股票的流通盘不大,就会有炒作的机构(大资金)参与;可以用相对的资金控盘。再说业绩不好,也不可能长期不好----它也有“咸鱼翻身”的机会。正因为业绩不好,可能没有多少股民(散户)愿意参与,或者认为没有赚钱的可能性。此类股票,在行情处于低迷阶段:机构在低位一旦吸取了大量廉价筹码控盘,在大势向好的情况下,向上拉升的幅度(可观)惊人。然后在“歌舞升平”、“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通过“股评”将炒作后的高价垃圾股派发给“不明就里”的散户股民。
- 上一篇:新股上市一(股票叫新一)
- 下一篇:以金牌品质 卫护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