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光伏行业经历最差年份,A股66家企业43家预测净利润为负,合计亏损592.65亿!光伏一哥二哥,等不来“春天”
文 新浪财经 刘丽丽
光伏行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差年份”——根据统计,截至2月6日,有66家A股光伏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中43家企业预测净利润为负,合计亏损超过592.65亿元。
其中,亏损额度最大的企业之一是隆基绿能,其预计2024年度净亏损为82亿-88亿元。另一巨头通威股份紧随其后,预计2024年度净亏损70亿-75亿元,是其上市23年来年报首亏。
盈利的企业往往有共通之处,而亏损的企业则各有各的原因。
隆基和通威的亏损逻辑并不相同。分析人士告诉新浪财经,隆基“老大思维”突出,宁可错失市场,不惜付出巨额成本押宝长周期产品,拖累业绩;而通威更大的危险是负债、短期借款和财务费用的快速增长,总负债已高达约1366.34亿元。
2025年春节已过,但分析机构仍普遍认为,目前产业链价格虽然处于底部,但这个底可能“路远坑深”,真正的春天未到,寒冬还会很长。
根据业绩预告,隆基绿能预计其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2亿元至88亿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83亿元至89亿元,这是其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也是有史以来最大幅度亏损。
在预告中,隆基绿能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供需失衡矛盾突出,行业竞争加剧,公司BC二代产品产量占比很低,PERC和TOPCon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降,产能开工率受限,技术迭代导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等。
分析人士认为,光伏企业计提主要就是两个原因,第一是开工率很低,生产线空闲自然要计提,第二是技术迭代或者更换,部分设备会被淘汰,也需要计提,而隆基这两个方面都具备。
上述人士还指出,隆基绿能宣布2025年年底BC电池产能将达到70GW,2026年年底国内电池产能计划全部切换成BC产品,在TOPCon转换成BC的过程中,TOPCon生产线的损失比例具体是多少,目前还不得而知,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损失很大。
基于此,该人士预计隆基2025年应该还会有不小规模的计提,财务数据也不乐观。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2024年10月播出的央视财经节目现场表示,隆基BC二代产品由于效率比较高,市场反响非常好,大量的产能在路上,2025年一季度就将有20GW HPBC二代产能大规模投放。
他后来又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BC二代还是相对长周期的投资产品,不会说两三年、三四年就会被下一代迭代掉,目前没有看到这样的路线。
在上一轮的单多晶技术路线之争中,隆基作为单晶硅领头企业,为单晶的技术升级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领跑者”计划助力下迅速崛起,建立起了光伏产业链自上而下一体化的隆基帝国。在巅峰时期,隆基绿能市值一度达到5000亿,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企业。
现在光伏行业再次到了技术路线的十字路口,而且比上一次更难,这次是经济周期、产业周期、技术周期三期叠加,而且进入了选择难度更大的“无人区”,没有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全靠企业家的觉悟和判断。
上一次,隆基绿能从少数派开始,笑到了最后。
这一次,隆基绿能再次成了少数派,押宝BC技术,坚信“五六年之后,BC一定是市场的完全的主流”,但情况却不一样了。
“隆基2019年Topcon技术研发领先但不量产,2022年才迟迟选择BC却又一时不能量产,不但失去了出货量第一、市值第一的位置,还沦为龙头企业中亏损最严重的。”光伏分析人士认为,隆基太“轴”“老大思维”突出,宁可错失市场,不惜付出巨额成本,只选一种认为能够一统天下的技术路线。
就在近期,钟宝申在多个场合也谈到,2025年是隆基绿能重塑冠军气质的重要一年。能否重塑冠军气质,就看BC技术路线能否成为下一代的主流了。但系统性风险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也在逐步增加呢?
通威股份的亏损是另一个故事。
通威的亏损市场应该早有预期。此前通威在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近40亿元,同比下降124.37%。
在业绩预告中,通威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甚至持续低于行业现金成本冲击下,叠加全年长期资产减值报废约10亿元影响,公司虽维持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全年仍录得亏损。
从三季报数据看,五年前的通威只有300多亿元的负债,现在总负债高达约1366.34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即便减去合同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通威股份的负债也超过13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通威股份2024年三季度的短期借款约18.76亿元,绝对值还不算太高,但比2023年末的数字已经增加了776.46%,
分析人士认为,现在还能做债务优化,让短期借款只有19亿,尽可能转移到长期借款,但利息是要支付的,三季报的利息费用就超过15亿元,再继续下去,就奔着20亿去了,这些利息费用都是被吞噬的利润。
从报表来看,通威的亏损原因和隆基有很大不同。“800多亿的固定资产,200多亿的在建工程,未来这1000多亿每年的折旧和计提,同样也会吞噬一大笔利润。”该人士表示,通威股份70多亿元的亏损,绝大部分都是经营亏损,资产计提只有约10个亿,开工率也很低,产能又那么庞大,只计提了10个亿,可能也进行了财务“优化”。
但上述人士也表示,通威的产能太大了,不可能一直维持这么低的开工率,行业产能出清时间越长,对他越不利。
在央视财经节目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谈到,如果年报还亏的话,是通威股份在A股市场上市23年来的首亏,也是自己创业42年来的首亏,确实可怕。
在谈到如何取舍的时候,刘汉元表示,商业生态的话,在攻防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做一些取舍,有防有攻,有选择有放弃。在被问到会放弃什么的时候,他的回复则避重就轻,表示“就看攻在哪个地方,攻下来什么地方,然后放弃什么地方,互相之间可能是妥协和平衡”。
显然,龙头企业的苦日子暂时还不会结束。一位光伏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对形势给出了预判,“现在只能算是行业初步到底,还有很长的L形底,要持续一两年,要有大批企业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