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特斯拉FSD入华疯狂24小时,网友吐槽12分都不够扣的!李想:理想AD Max V13对特斯拉FSD V13,我有信心
不断强调“中国智驾大战一触即发”。大多数汽车博主们昨天都在着急寻找一台拥有 FSD 功能的特斯拉测试,有人称“翻遍全上海耗时 4 小时”才终于找到一辆,有博主甚至为此专门提了一台特斯拉新车,“火速去提了一辆焕新 Model 3”,但提车后发现迟迟未能等到更新。
“非常高兴”,希望有机会能够相互切磋体验,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智能驾驶的发展,推动全民智驾。
自去年特斯拉开始在北美落地 FSD 以来,有关 FSD 入华的消息就像深夜若有若无的蚊子嗡嗡声一样,隔那么一阵就会刺耳地响上几下。
马斯克忽然访华,可能是为 FSD 入华铺路。焕新版车型上市了,FSD 落地也不远了。甚至特斯拉销量下滑,也能吸引人们讨论下 FSD,因为它被不少人视作是特斯拉的销量救星。
此前,马斯克也曾多次对外承诺过 FSD 入华时间,但如同他口中的廉价版 Model Q 一样,这些承诺此后一再延期。
有关 FSD 入华的猜测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在普通消费者眼中这都快成了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就在特斯拉正式在华推送 FSD 前一天,彭博社还报道称特斯拉正计划在国内落地 FSD,报道未指出具体落地时间,仅表示“未来一段时间”。
出乎多数人预料,2 月 25 日,在没有任何宣传动作的情况下,特斯拉就向中国车主推送了 FSD 系统更新。
只是,那些满怀期待希望能够体验到完全体 FSD 的特斯拉车主们,可能在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失落。
不少网络流传的特斯拉 FSD 路测显示,特斯拉在国内道路上有些水土不服。比如它往往会侵占公交车道,有时也会无视红绿灯,存在不少违章行为。
社交上有不少人调侃,“12 分都不够 FSD 扣的”。还有人抖机灵说,“如果最近大家看到特斯拉在城区闯红灯不要惊讶,这一定是在测试 FSD……”
但除了这些本土化问题之外,特斯拉 FSD 在国内的首次亮相仍算得上可圈可点。
一些汽车媒体在实测中称赞,FSD 的表现果断,在复杂路面也能流畅行驶,可以自主规划路线等等。曾在北美体验过 FSD 的汽车博主陈震称,特斯拉国内版 FSD 的表现超过国内平均水平,“比我想象的要好。”
马斯克曾在今年 1 月的特斯拉财报电话会上谈及中国落地 FSD 的困难。比如监管问题,国内法规要求自动驾驶训练数据不得出境,而美国则限制先进 GPU 出口,特斯拉没有办法在国内部署类似于美国的超算中心。
他无奈地表示,他们只能从网上寻找中国道路的来训练。“这不是理想的方案,但它是一个能够让 FSD 适应中国道路的解决办法。”FSD 在华推出后,马斯克也在 X 上发帖证实,他们仅仅只是用了互联网上公开的中国道路来训练。
马斯克在 X 上的发帖
中美两地的道路法规差异也是难点之一。同样是在 1 月的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称,FSD 在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公交车道。美国道路没有类似设计,而国内的公交车道往往在特定时段禁止私家车驶入。
缺乏数据,也无法在国内进行实地路测,当下的特斯拉 FSD 更像是直接从美国照搬过来的一位外籍司机。不少汽车博主在实地体验后均给出类似评价。
昨日,特斯拉股价收盘跌幅超 8%,市值跌破 1 万亿美元。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已累计下跌超 25%。市场分析称股价下跌部分与特斯拉欧洲销量大幅下滑有关,亦有媒体称 FSD 在华落地表现不及马斯克此前承诺。
特斯拉客服对媒体表示,国内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目前仅 L2 级别,尚不能实现美国 FSD 的完全无人驾驶功能。
特斯拉去年在中国卖出去了超过 65 万辆新车,创下历史新高。但其中绝大部分车主并没有选购 FSD。
部分原因是由于价格高昂——这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定价 6.4 万元人民币,中国多数新能源车企都提供智驾功能,少部分收费车企价格也远低于特斯拉。
但更主要的原因或许还是 FSD 迟迟未能在华落地。社交上,不少订购了 FSD 的车主自嘲自己是“韭菜”,他们因为信赖特斯拉而提前为技术付费,但迎接他们的却是漫长的等待。
尤其是更早购买了 HW3.0 硬件的特斯拉车主们,目前 FSD 仅支持 HW4.0。虽然马斯克对外承诺 HW3.0 的车型也将得到升级,但仍无具体时间表。“FSD 进中国,Tesla 老韭菜又被割了一刀。”一位老款特斯拉车主在社交上说。
国内汽车行业人士大多对特斯拉 FSD 入华表示欢迎,认为特斯拉将发挥类似于 10 年前在国内销售时的“鲶鱼效应”,加速推进智驾普及。
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超世界其他地区。一年前的中国车企们还只是单纯的比拼开城数量,在各式场合强调智驾是无图还是有图。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也多局限在 20 万元及以上价位,销量占比最多的 10 万元价位段少有搭载智驾的车型。
但今年仅仅过去两个月,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过去一直被认为智驾偏弱的比亚迪在年初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宣称开启全民智驾时代,甚至 7 万元的海鸥也行也将配备智驾系统。
在中国车企们纷纷将智驾卷成标配甚至的情况下,当下售价高达 6.4 万的 FSD 很难吸引更多价格敏感的普通用户——尤其在其能力尚无法与国内车企拉开明显差距情况下。小鹏汽车的何小鹏说,高阶智驾如果想要在全球落地推广,就必须做到“基础硬件标配、软件、高频 OTA 成长”。
即便在 FSD 已经完全落地的北美地区,FSD 高昂的价格也让不少用户望而却步。彭博社此前曾指出,FSD 的高定价是限制选购率的关键原因之一。
去年 4 月,FSD 在北美价格从 1.2 万美元大幅降至 8000 美元,订阅费减半至 99 美元。这也是 FSD 最早推出时的价格水平,外界评论称这是由于市场压力所致。
马斯克还要求特斯拉员工在汽车交付时,必须向消费者演示 FSD。为此,他们还为特斯拉的美国车主提供一个月的 FSD 试用期。但此后电动汽车媒体 Electrek 称,根据信用卡数据,只有大约 2% 的特斯拉车主在试用后购买了 FSD。马斯克在 X 上反驳称选购率远高于 2%。
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 Grok3 的建议是,FSD 是尖端技术的前沿代表,但其表现和价格的平衡仍需时间优化。“对愿意为未来买单的用户,它值得一试;对追求即刻实用性的用户,当前可能略显昂贵。”
对于中国车主,Grok3 的评价是:当前 FSD 在中国更像是一项“半成品”技术投资,6.4 万元的价格对大多数车主偏高,实用性受限于本地化不足和政策不确定性。
“建议中国特斯拉车主根据自身需求权衡:若追求即时便利,暂缓购买;若看好长期回报,可适度尝试,但需做好心理准备——真正的‘全自动驾驶’可能还要等几年。”Grok3 回答说。
- 上一篇:小米:雷军成新首富 股价涨超 4%
- 下一篇:聚烯烃:现货与合约价格,开工库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