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动态

股价再度“吃”停,蹭风口难掩业绩颓势,大丰实业能否讲好产业升级新故事?

时间:2025-03-27 20:25 阅读:

  智元机器人近期已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多家产业方及老股东跟投。目前智元机器人还在以150亿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接洽。

  不过,涨停一日游后,大丰实业随即迎来放量大跌。其股价3月26日开盘即跌停,最终报收15.06元/股,跌幅8.84%,单日振幅达9.14%,换手率高达22.44%。

  大丰实业从大涨到大跌,债转股带来的抛售压力是一个重要因素。根据3月18日公告,“大丰转债”于3月24日开始停止交易,3月24日至3月26日,“大丰转债”持有人可依据约定的条件将“大丰转债”转为大丰实业股票。

  大丰实业内部人士向媒体披露,3月25日可转债约有2.3亿元债转股,对应2.5亿元股票市值,溢价率约9%,但债转股持有人几乎不长期持股,一旦有收益就会抛掉。与此同时,资金担心可转债持有人抛售,所以也选择了卖出公司股票。

  证券之星2024年底以来,大丰实业已搭上多轮概念风口的快车。2024年12月9日,因在文化IP与流量IP领域的布局,大丰实业新增“谷子经济”概念,12月13日及16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获涨停。3月4日,大丰实业通过官方公众号宣布已在行业内率先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不过消息宣布次日大丰实业一度跌停,后持续攀升。

  与智元机器人合作亦是借助人形机器人“风口”,但后续能带来多少想象力值得商榷。公告显示,双方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且由大丰实业持股85%、智元机器人持股15%,将于协议签署后15日内完成工商登记备案。

  根据协议,首期启动文娱旅体商场景研发,大丰实业将于合资公司成立后一个季度内提供不低于1500万元意向采购订单用于场景研发,后续根据技术研究成果及产品商业化验证情况同步推进具身智能技术专项课题申报及行业标准共建。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披露的1500万元订单规模较小,加之大丰实业缺乏AI底色,未来如何实现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以及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仍存在不确定性。

  财务面上,截至2024年三季度,大丰实业资产负债率达62.81%,账上拥有8.94亿元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但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约10.56亿元,且同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1.08亿元。这也意味着后续的资金投入或将成为难题。

  大丰实业表示,本次战略合作有利于推动相关产品在文娱旅体商场景的技术应用与商业化探索,合资公司的设立也将拓展公司在尖端智能领域的应用场景。但在持续探索背后,是大丰实业不太给力的业绩。

  资料显示,大丰实业聚焦文化、体育、旅游领域,提供“策划创意+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的文体旅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从“舞台机械”这类硬科技,延伸向上游的策划创意服务及下游的内容运营管理服务。从纯B端销售拓展到了C端运营,目前已经参与部分剧院、景区运营、票务创收。

  2024年前三季度,大丰实业实现营收11.67亿元,同比下滑31.55%;对应归母净利润5261万元,同比下滑57.62%,创上市后同期新低,仅为2017年同期水平的约三成。业绩下滑主要是报告期内新开工率不足,交付进度不如预期,同时新业务拓展费用增加所致。

  证券之星近年来大丰实业深陷营收利润双降的尴尬境地。2022及2023年,大丰实业分别实现营收28.42亿元、19.38亿元,同比分别下滑3.93%、31.83%;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7亿元、1.01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6.58%、64.81%。

  

 

  据了解,文体旅科技装备主要是为泛文化场馆、主题乐园、会议会展、重大活动等提供舞台机械、灯光、音响、会议系统等系统集成及整体解决方案。大丰实业该业务的主要客户为地方政府和国企,受地方财政压力影响,部分项目出现延期交付、付款拖延问题,继而导致主营业务承压。

  目前,大丰实业收入仍主要2024年7月以来,大丰实业公告中标中国杂技艺术中心建设项目、天津东丽湖实景演艺项目等多个大额文体旅集成服务项目,累计订单金额超8亿元,占2023年收入比重近42%,在手订单整体维持较高水位。但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大丰实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9%至15.07亿元,已赶超同期总营收,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已拉长至351.5天,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压力。

  传统主业承压,第二增长点文体旅运营服务仍在爬坡期,尚未形成规模效应。2024年上半年,文体旅运营服务收入1.04亿元,收入占比仅约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