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接连跑出IPO 宠物赛道的投资热度却悄然遇冷?
领投,碧桂园创投与德国医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战略投资,雪湖资本、OrbiMed、Aspex Management、Lake Bleu Capital等多家海内外机构跟投。融资完成后,新瑞鹏宠物医疗集团的估值约300亿人民币,跻身行业,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宠物领域唯一一家企业。
据悉,新瑞鹏已经委任银行牵头安排筹资规模可能超过5亿美元的IPO上市计划,考虑将香港或美国作为潜在的上市地点,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同样是宠物医疗企业,成立于2021年5月的瑞辰宠物得到了“并购女王”刘晓丹的青睐,于今年5月完成由晨壹投资、爱尔投资合作的战略投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为小众的细分领域也在宠物市场中找到了盈利的广阔空间。例如在今年5月拟登陆A股的源飞宠物,主营业务是生产销售宠物牵引用具,也就是俗称的牵狗绳。招股书显示,源飞宠物2021年上半年营收约4.8亿元,其中牵引用具营收约3亿,占比6成。根据此前公司官网,源飞宠物一年生产宠物牵引带5000万条,主要是销往海外。
投融资市场的火热证明了宠物经济的受欢迎程度,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宠物带来的情感满足,成了撑起这个千亿市场的坚实基础。
竞争力不足宠物行业发展受困
然而,从宠物领域的整体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的资本投入相较以往却有所放缓。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宠物行业共发生42起融资,披露的融资金额超过31亿元,与2020年同比数量减少了7起,融资金额减少44亿元。
同时,2021年中宠物赛道投融资偏向早期,在天使轮、A轮次的投融资事件最多。从融资金额来看,宠物赛道的大额融资更倾向于集中在几个优质标的上,且均为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品牌,包括红瑞生物、宠物家Petem、萌兽医馆、帕特、宠幸、宠爱国际、凯瑞斯等。
资本的偏好转向,折射出的是宠物赛道中品牌实力不足、质量良莠不齐等弊病。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市场份额80%以上被国际品牌瓜分;《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同样指出,在犬主粮市场前十的品牌里,国外品牌占了6个,猫主粮市场里,国外品牌包揽了前三名。可以看出,与海外成熟市场中的国际品牌相比,国产品牌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今年1月,中恒宠物在IPO申请获受理后13天便申请撤回,该时间节点恰好在公司被抽中进入2022年首批现场企业名单之后,市场猜测其因可能涉嫌违法违规而主动撤回。
此外,于A股上市的宠物企业近期的财务数据和股价表现也均不理想。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近6%,归母净利润下滑约5%;同期,营收虽然同比增长24%,但归母净利润也同比下滑近5%;营收变化不大,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近40%。自最高点其,目前股价已下跌31.71%,股价接近“腰斩”。
由于市场中缺乏相关监管和处罚标准,处于培育期的市场各大品牌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乱象频出。与旺盛的消费者需求相比,国产宠物品牌的竞争力显得实力不足。因此,二级市场中的消费者为宠物企业投下了不信任票,一级市场中的明星机构,也转向在打法上更加专业和全面的头部品牌。
总体而言,宠物领域在长期内仍然将是跑赢大市的长赛道,但正逐渐慢下来的投资节奏则向行业内发出了信号,想要真正的实现国货崛起,反超海外巨头,宠物品牌在产品服务升级上的路途仍然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