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上城:上下学校门口不拥堵 走路到校全程有护航
早晨,丁荷小学的孩子们步行上学。
丁荷小学“百米上学路,我们自己走”活动。
缓解上下学期间校园周边的拥堵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家校政社多方合力、共同推进。
在上城区丁荷小学,每天清晨7点半,同学们迎着晨光、背着书包步入校园。但校门口的蕙兰雅路并没有因为孩子和家长的到来而变得拥堵,学校周边的交通和其他时段一样井然有序,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学校发出的一个倡议——“走好一公里上学路,护好一公里交通圈”。
“早在两年前,学校就在高年级学生间发起了‘百米上学路,我们自己走’的活动,今年,活动结合上城区‘护校安园’专项行动进行了升级。”丁荷小学副校长杨理伟告诉“我们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学生的家庭住址最远的不超过1500米、最近的只有50米。这意味着住得最远的孩子步行到学校,也只需穿过三四个红绿灯路口。”杨校长说。
学校首先与1000多名学生居住的2个社区、11个小区对接,在孩子出小区时,由物业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目送他们经过第一个红绿灯。当孩子们走到上学路的中段,交警部门就“接过接力棒”,丁兰中队的交警特别加强了上学时段各个路口的巡查,为学生保驾护航。
当孩子们穿过各个护学岗,快要抵达校门口时,就由学校安保人员、值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做最后的安全确认。每天,丁荷小学校门口都有保安、老师和志愿者组成的十多人团队,迎接孩子们到校。
杨校长告诉除了治堵工作颇有成效的丁荷小学外,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科学规划,以校门口为中心,设置隔离区、文明出行宣教区、50米临停区、电动车临靠区、自行车临放区等“五区”,改变了车辆无序停放、人员门口集聚的状态,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东润外国语学校在每学年开学前,提前谋划,设计“放学接送家长学习单”,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护学岗人员共同学习、开展演练;澎诚中学制订了详细的人车分流方案,制作了大量的交通指示牌,实现了接送效率和安全系数的最大化,配备了接送呼叫系统、人脸识别道闸等智能安防设备,加强智慧管理,地下停车场的家长等候区内配置了座椅和绿植,让接送环境更温馨舒适。
上城区治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已有5所校园区启用了地下接送系统,大大缓解了上下学期间校园周边的拥堵状况。下一阶段区教育局将在区住建局及建设主体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对其余21所设置地下公共停车场库的学校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拓展地下接送空间,为家长和孩子打造更畅通、安全的求学路。
- 上一篇:东北证券待遇好么(东北证券工资待遇怎么样)
- 下一篇:龙岗—临安西郊好一方躬耕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