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冉科技

业界

广汽菲克黯然退市之后,Stellantis给合作伙伴“泼脏水”?广汽集

时间:2022-08-04 13:50 阅读:

  。广汽集团方面称,广汽菲克近几年持续亏损,且今年2月以来一直无法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广汽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正在协商有序终止合资公司,并将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合资公司的相关事宜。有关资产减值已在广汽集团去年年度财务报告中进行了确认。

  广汽菲克销量“节节败退”

  近年来,广汽菲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这或也是其“退市”原因之一。根据广汽集团财报,2017年,广汽菲克净资产达到峰值44.22亿元,经历持续亏损后,2020年其净资产减少至-3.31亿元。三年时间里,广汽菲克累计亏损近50亿元,成为广汽集团最大的“包袱”。

  此外据广汽集团披露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广汽菲克营业收入5.88亿元,而2021年全年为38.61亿元;净亏损6.49亿元,而2021年全年净亏损31.69亿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广汽菲克资产总额为76.57亿元,负债总额为81.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07%,而这意味着广汽菲克早已资不抵债。

  同时,广汽菲克合资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导致Stellantis集团将在2022年上半年财务业绩中确认约2.97亿欧元的非现金资产减值。

  在产销量层面,广汽集团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广汽菲克2021年全年销量仅2.1万辆;2022年上半年,广汽菲克累计生产汽车822辆,同比减少89.35%;累计销售汽车1861辆,同比减少84.18%。其中,3~6月的月产量分别为1辆、0辆、1辆及0辆,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自去年开始,广汽菲克终端门店就已经开始了清库行动。去年8月,

  “广汽菲克销量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品牌定位不清晰和产品质量问题频发。Jeep国产后主打怀旧情怀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很快品牌定位问题就暴露出来,既非纯越野又非城市SUV的摇摆定位,让消费者难以抉择;机油损耗、定速巡航失控、启动困难、突然熄火等质量问题频发,导致其销量快速暴跌。”汽车行业分析师任万付在接受

  唐唯实曾表示:“对于合并前的FCA与PSA来说,中国市场一直都是个棘手的问题。”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即使现在看,中国市场对于Stellantis集团来说仍然还是个难题,甚至是个大难题,Stellantis集团似乎始终不懂中国市场。

  “Stellantis集团不是没有核心技术,但是其不愿意把核心的技术和好的产品拿到中国市场来国产化。同时,Stellantis也不愿意国内建立研发中心,导致信息反馈等方面有延迟,而这种打造产品的模式已经跟不上中国市场的需求了。”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诉

  值得注意的是,Stellantis集团对中国市场的态度一直让人摸不清。唐唯实接受时多次表态,中国市场很重要,Stellantis集团不能远离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肯定要参与其中。

  此外,Stellantis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奥利维也曾表示,Stellantis集团不能接受在中国市场的失败,这不仅关乎销量和市场份额,还与全球汽车行业的许多重要创新首先发生在中国这一事实有关。如果失去中国市场,Stellantis集团将在全球范围内失去竞争力。

  然而,Stellantis集团3月公布的“Dare Forward 2030”战略规划显示,其明确表示将积极拥抱,但是新能源车型主要放在北美和欧洲两大市场,而中国并非主战场。对于中国市场,Stellantis集团表示将规划轻资产商业模式以降低固定成本。

  相比之下,当前无论是大众汽车集团、丰田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老牌传统汽车制造商,还是特斯拉等先锋造车势力,无一不将中国作为电动化与智能化战略的发展重心。

  有观点认为,中国市场并未进入Stellantis集团电动化战略核心。“Stellantis集团新能源转型方面做得不好,还是主要去做燃油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Stellantis集团一直没有重视起来,也就错过了发展时机。”张翔说。

  随着广汽菲克合资关系破裂,Stellantis集团在中国市场只剩下标致和雪铁龙两个来自PSA集团的品牌在进行国产化。未来,这两个品牌是步广汽菲克的后尘,还是重现往日的市场表现?业内将持续关注。